岁末严寒,寒风萧萧,逼近岁末了,自己对童年的回忆在憧憬着年味已褪色很多的春节中加重,儿时过年都是扳着指头盼来的,这是每户人家大团圆的时刻,所以每每令人怀念起逝去的亲人,不胜唏嘘,今天是五周年,正如以前写的不知道自己写到什么时候,什么时候做个停止。如果继续写还有意义的话,可能就是他的“航海日志”的意义,毕竟很多话和感情是无法写也是自己没有勇气去写出来的,博尔赫斯说:“每个人总是写他所能写的,而不是他想写的东西”。当然担心现在的惰性会一直坚持下去还是选择了写下这篇几乎已经没有意义的文段。
现在仍经常梦到奶奶,梦境大多都是童年和少年的自己,梦见奶奶轻轻地牵着我的小手,呢喃着我的名字,梦见奶奶那身打扮——宽大的蓝土布上衣,老蓝的扎了腿的土布裤子。这一切是那么的清晰,接着就是自然的醒,然后就开始回忆那些时光,我的成长伴随着奶奶的老去直至奶奶离去,奶奶看着我长大却没等到我去孝敬和报答。和奶奶在一起20多年,梦里喊奶奶是那么的熟悉,而现在再也不能那样找个老人用那样亲切的口气和心态喊出“奶奶”。很多时候闭着眼回忆,仿佛又看见了奶奶那亲切而熟悉的身影,只见奶奶屈着背,摇摇晃晃地向我走来,奶奶远远地望着我,像在世时那样呼唤着我,对我微笑着……
以前每次写回忆奶奶的怀念,总是感觉往事历历在目但又感觉提笔忘字,做的回忆也是自己有勇气写出来的,一个被封建思想束缚的人,带有无法摆脱的重男轻女的思想,也许正是姐姐给奶奶开玩笑时经常说的奶奶太偏了,对孙女和对孙子的爱是那么的悬殊,从记事那一刻我就得到奶奶全身心的照顾和爱。听姐姐说小时下大雪,我太小非要迈着站不稳的步子跟着姐姐们出去玩,奶奶怕我冻坏,把我装进她那中国传统老人的裤裆里,只露着头和手去看雪。长大一点后奶奶经常看着我,多少次中午醒来看到奶奶拿着芭蕉扇给我扇走夏天的炎暑和蝇子,也许从记事起我就对奶奶有了特别深的感情,奶奶去哪儿我都要跟着,奶奶看戏我抱着小板凳去占座,奶奶做饭我就去提水,奶奶做针线我就在一边等着穿针······上小学后大多时间跟着奶奶住在一起,奶奶给做饭洗衣,洗澡洗脚,自己生病奶奶又去找偏方,每次出门前又是每次的叮嘱嘱咐我过马路时小心,嘱咐我别和小伙伴打架,上初中自己开始远离奶奶直至后来的大学,每次回到家的第一件事就是去看奶奶,她会欣喜地拉我的,细数她的鸡毛蒜皮的事,脸上的皱纹争相舒展,灰白色的眼球也会突然绽放出光芒,我知道她是打心眼里高兴,我也知道虽然奶奶早已不懂我的学业,但我知道她曾经为此担心过也为我自豪过、骄傲过。而我看到奶奶健康后才会身心得到放松。得知奶奶的病到奶奶的离去有一年半的时间,这一年半也缓解了我对这悲伤的承受之痛。回忆奶奶去世的那一刻,感觉像隔着一层沉重暮霭遥望远方般模糊遥远,但每一个细节和音容相貌却又那么清晰。奶奶把我接到了世上,我送奶奶离开了这个她舍不得的世界。
不知不觉中,奶奶离开我已经有五个年头了。奶奶的尸骨也早已化为灰尽融入了家乡的泥土,融入田野之中。今年自己刚参加工作,结束了之前学业的奋斗,在自己刚能报答奶奶时,她却已离去多年,带着曾在幼时启迪我坚强勇敢的技艺,还有与我而言的对自己永不满足的梦。
一个30出头就守寡的妇女,带着五个孩子,从奶奶这一今天看来近乎痴傻的行为中,我看到的是中国传统美德的光辉,是忠贞不渝的操守,当命运之神颠覆其人生轨道的常态时,正是她的教养让她坚守,坚守引导她坦然面对生活中的一切。生活教会她勤俭节约,不骄不躁。犹如家燕,愈是风雨来临的时候,愈是凄苦地护守着、艰难地护守着自己的家。
现在每次出门,跟爸妈道别时都会因少了一个可以道别和叮嘱自己的人而悲伤,每次出门时仿佛又看见奶奶,微驼着身躯,穿着那身传统布衣站在门口向我叮嘱和挥手,眼睛随着车行使的方向望着和期待着。最近几年,因忙于学业,很少回家。也几乎没去过和奶奶曾经住过的院落,也没有勇气去看和擦拭奶奶用过的瓦瓦罐罐,春节贴花纸的时候,见到曾经的院落及其四周已是芳草深深了,再想想从前奶奶在世的日子,心中不禁感慨万分。
我知道,终有一天,我也要去那个遥远的地方。在此一直没有勇气提和怀念姥爷对我的爱,可能男和女对爱的表达方式不一样,姥爷对我的爱是那么的伟大但又默默,我对姥爷几乎没报答过,一直怀着特别愧疚的心去怀念姥爷,一个曾经为我自豪并用默默的爱疼我的老人,一个临走前一直喊我名字的男性老人,过于愧疚而没有勇气去做过多怀念,两位祖辈离去,让我的悲痛缩写在了时光里。如果真如圣经、古兰经里说的,人是有灵魂的,自己一直害怕,等我也去了那个地方时,还能否再找到他们?如果真找到他们,我是否还能像以前那样被溺爱?我会不会变成古时迁徙到南国的客家人?
下一篇:过年悼念
网上祭奠已逝亲人进入:祭奠网 http://jidian.zupulu.com
网上扫墓是近年来才兴起的一种全新的祭拜天国逝者的方式,它是借助互联网跨越时空的特性,将现实的纪念馆与公墓陵园“搬”到电脑上,方便人们随时随地祭奠已逝亲人。它不悖于传统祭祀方式,只是传统祭祀方式的继承与延伸。通俗的讲就是利用网络进行祭祀活动, 网上祭拜是对现实祭祀的一种补充。逝者家属在相关网站上为逝者注册一块虚拟“墓碑”,并附其生平简介等相关信息,输入祭扫人的名字,选择鲜花、花烛或留言等形式便可寄托哀思。
清明祭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