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闭对联
  • 对联
  • 关闭对联
  • 对联
  • 首页 > 清明扫墓 > 正文

    怀念父亲

    怀念父亲
    父亲喜欢的三角梅

    昨晚又梦见父亲了,好象是在南亚所的植物园或是在霞山的花圃园里,在一起的还有小时候的儿子,父亲很愉快的和我们在一起,看见父来的愉快,我不知有多高兴!自从父亲得了忧郁症后,为了让父亲快乐起来,我常常带着孩子陪父亲一起到公园赏花照相,可父亲总是双眉紧锁,愁容满面,每回梦醒之后,我特别的想念父亲,真希望时光倒流,让父亲永远定格在梦中的快乐中!

    今天是父亲去世五周年,此时倍加思念父亲,在此,将全国政协“天然橡胶事业”的史料特约征集稿,《怀念父亲》(修改稿),在此登载,以寄怀念之情。

    怀念父亲
    英俊帅气的父亲(1941年岭南大学硕士毕业照)

    最近,院里“天然橡胶”史料征集小组的杨振堂老师给我打电话,说是全国政协对“天然橡胶事业”要出版史料,经他查阅资料,认为我父亲曾友梅是我国橡胶事业发展的元老级前辈,做出过突出贡献,让我将他的事迹写一下,当时我就傻眼了,父亲从事橡胶科研工作已是半个世纪前的事情了,那时我还是个婴幼孩儿啥事不懂,怎么写?杨老师说你父亲就你一个女儿,你知道多少就写多少吧!这些天我的脑海一直在思考、在回忆。父亲对我来说既熟悉又陌生,总之在我的印象中,父亲的这一辈子过得并不快乐,应该算是一个悲剧人物,我这样想也许不能满足写作的要求,但我只能凭自己的感觉来写了。

    前 言
    1955年,我三岁时母亲去世了,正值中年的父亲,此后一直未曾再娶,个中原因我一直不清楚,按说父亲的条件是没说的,长得英俊帅气,一副高级知识分子的样子,(父亲在很年轻时就当教授了),用现在的观点真可谓为钻石型的王老五了。当时给他介绍对象的朋友不少,有女知识分子、女医生、甚至还有女画家,可他一直未曾再娶,这就是父亲的悲剧之一。原因恐怕有三个:一是事业心太强,二是受政治运动冲击不断,三是死去的母亲是无人可替代的。

    橡 胶 事 业

    建国初期,帝国主义国家对刚刚成立的新中国非常仇视,封锁包括橡胶等一批重要的国防战略物资,于是国务院从全国各大院校,科研机构聘请了一批专家学者,组成了华南热带资源综合考察队,主要任务是为发展我国橡胶等热作事业进行考察。父亲当时是山东大学教授,植物系主任,也被邀请到广州参加华南热带资源综合考察队,并担任副队长,当时他还带上了山大的十位学生一起参加考察队。

    怀念父亲
    刚到广州时的父亲

    从1951年到1952年历经近两年时间,从海南岛到雷州半岛这片未开垦过的荒蛮地带,父亲与考察队的全体成员历经了难巳想象的千辛万苦,终于将这两地的植物资源,植被情况,地理环境做了全面的斟察及调查,并做出了重要的考察报告上交国务院。

    1953年,当时新组建的华南垦殖局局长叶剑英元帅,亲发调令将父亲从山东大学调入广州热带林业科学研究所(华南热带作物研究所的前身)。父亲任第三研究室副主任,从事和主持了橡胶生理及橡胶北移的国家重要课题。当时我国橡胶事业一片空白,开展工作的困难是可想而知的,虽然研究所设在广州,家安在广州,但在我幼小印象中,父亲长年不在家,老是出差在外。

    记得在1955年冬,那是一个特别阴冷的冬天,母亲突发肠梗阻送往广州河南医院进行手术治疗,结果因为医疗事故母亲亡故在手术台上,这突然而至巨大的悲痛几乎将父亲击垮,当时我才3岁,对母亲已是没有任何记忆了,但在我幼小的印象中,那段时间,有好几次晚上看见父亲一个人在书房里,呜呜呜的哭得很伤心,每回被我看见了,我也会跟着哇哇大哭,我不是哭死去的母亲,因为我还不懂事,大人们告诉过我母亲只是睡觉去了,而我从未见过如此伤心的父亲,因此我很害怕。听熟悉的长辈说,母亲是一位妇产科医生,人长得非常漂亮而且性格活泼开朗,父亲母亲走在一起时,是人人称慕的一对才子佳人,父亲母亲非常恩爱,母亲的突然去世,父亲的悲痛可想而知。
    怀念父亲
    1955年冬的全家合影,此后不久母亲去世了

    正是那个严寒的冬天,造成了橡胶树大面积的严重寒害,使刚刚起步的橡胶事业受到了很大的灾害。此时,承受着刚刚丧妻巨大悲痛的父亲,义无反顾的带领着同事们分赴灾区第一线进行寒害调查与救灾工作。就这样为了我国橡胶事业的发展,父亲长年不着家,深入到粤、桂、闽、滇的热带地区去调查研究,经常深入在第一线,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在1952年至57年短短的几年间,父亲发表了几百万字的文章,其中由华南垦殖局出版的1952年编写的《橡胶树解剖与生理讲义》(三册),应该是我国最旱期的有关橡胶研究方面的教材。其它的还有,如:《橡胶树的蒸腾作用和光合作用方法试验]》,《橡胶树北移的研究综合报告》,《巴西橡胶树幼苗根系低温处理对于吸水力和蒸腾强度的影响》等等。

    政 治 运 动

    经过几年艰辛的努力和探索,正当父亲新的事业出成果的时候,1958年的反右斗争轰轰烈烈的展开,父亲因为曾经在一次知识分子的民主讲坛上讲了:自然科学深、广、博,要精通不容易,党员文化水平较低,领导科学不容易——这下可捅了马蜂窝了,本来是一句实事求是的话,却成了“外行不能领导内行”的最典型的右派言论。父亲一下子被打成了右派。

    那时我还小什么都不懂,依稀中记得,有一天,突然有一群人来到家里把一批公家配置的沙发椅,弹簧床等,在当时属于特殊照顾高级专家分配的高级家具搬走了。父亲成了右派后,政治上是抬不起头了,但所幸的是他所从事和热爱的工作和事业没有抛弃他,他仍默默无闻的工作着。自小没有母亲的我,完全是靠保姆看管带大的,我还是常常见不着他,他下农场、下基地、下到生产第一线去了。

    1966年一场更大的文化大革命开始了,打的就是这些反动学术权威,加上有老右派帽子的老父亲首当其中被抓被斗,关进牛栏强制劳动改造,那时我已经懂事了,在学校成为了狗崽子,多次被带去看父亲的大字报,参加父亲的批斗会,每回亲眼看到批斗台上戴着高帽,挂着牛鬼蛇神牌子,被剃头被辱骂,低头弯腰批斗挨整的父亲,我才真正体会到,什么叫眼泪水往肚里咽的滋味,心里难过的很,但是泪水不敢流出来,只能强忍着往喉咙里咽,否则被身旁的红卫兵发现了,会说我与反动老子没有划清界限,回到学校会挨批斗的。

    就这样,在左的路线干扰下,在反右,文革等政治运动中,父亲受到了一次又一次的冲击和不公正的待遇,他一边挨批挨整,一边开展科研工作。

    自1958年迁所建院,整个研究所搬迁到海南岛后,他从原先的橡胶专业,转为搞油棕、椰子、剑麻等作物,先后四次更换研究对象,他服从工作需要,从植物生理学转入栽培、选育种、病虫害(植保)等专业,四次调换专业,工作中研究的对象、专业都不稳定,并且这些都是开创性的工作,困难重重。尽管如此,为了国家的需要和利益,他毫无怨言,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热爱工作。

    怀念父亲
    当家高产品种东非剑麻杂种H·11648

    他艰苦朴素,工作深入实际,具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1959年从广州搬迁到海南后,父亲立即下到红光农场团结队蹲点,为了解决剑麻生理叶斑病难题,深入田间设立观察点,为探求发病原因,必须在温差到来之时,趁着寒风冷雨在室外进行观察,记得那年的除夕之夜,正遇北方寒流入侵,他坚持要在试验地里工作,大家都劝他回队去休息,他说不入虎穴、蔫得虎子,今晚是观察病害形成发展的最好时机,于是在试验地里挑灯夜战,直至听到远处福山圩镇传来人们喜迎新年点燃的阵阵爆竹声,他仍然坚持工作与同事一起迎接新年的到来。他的这种不怕艰苦、执着追求、勇于探索的精神,受到大家的敬佩。

    记得,在我上小学二年级的六十年代初,国家粮食紧张,那段时间父亲在试验场的生产队蹲点搞栽培育种试验,他与工人们风里来雨里去的一样干活,与工人们打成一片,有几次他用自行车带我到队里玩,工人们都亲切的叫他老曾、老曾的。我看见父亲住的是低矮黑暗的茅草房,吃的是集体食堂的大锅饭,说是大锅饭,实际上主要还是地瓜、木薯,每次父亲带我到队里,从茅草房的屋顶上抓下晒干的地瓜干、木薯干慰劳我,这是他从食堂打来的地瓜、木薯, 由于他有胃病,吃不完时,更切成一条条扔到茅草顶上晒干了成为干粮,他说这东西好吃,可我知道那东西吃了尽放屁。

    就这样在政治压力下,在劳动改造中,在艰苦的环境中,父亲勤勤垦垦、兢兢业业的工作着,先后编写出教材、论文及翻译文章三十多篇。其中父亲在1958年首先报导的《东非剑麻杂种H·11648的选育过程》,该报导为我国剑麻事业的发展做出突出贡献,为1963、1964年国家农垦部两次派人到东非引种提供了宝贵的信息及资料。目前,我国广东、广西、福建、浙江、海南大面积的剑麻种植地及农场H·11648龙舌兰麻杂种至今仍为当家品种,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及创汇能力。

    我的父亲
    剑麻是国防重要物资,父亲倾注了后半生的心血

    科 学 的 春天

    1979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打倒四人帮,在党的关怀下,对父亲曾受到的不公正的政治待遇进行了纠正。1983年父亲当选为广东省政协委员,湛江市政协副主席,湛江市九三学社主任委员等等。湛江市委、市政协、市科委曾多次邀请父亲带队到外省及广东、湛江地区进行科研及经济考察,邀请父亲讲学做学术报告等等。

    怀念父亲
    父亲与湛江市政协委员到基层考察

    父亲同时还热衷于社会工作,粤西试验站(现南亚热带作物研究所)及毗邻的湛江农垦中专学校,地处湛江市二十多公里外的郊区,三十多年来一直没有公共汽车站,没有邮局,银行及派出所,给长期在这里工作的科研、教学人员的工作与生活带来了许多的不便,这里又是一个知识分子成堆的地方,为此,父亲在百忙中做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工作,同时写出了有关的提案议案,利用他在湛江市的影响力,四处奔走,反映情况,终于在市委、市政府领导的关心支持下,以上几个问题很快的得到了圆满的解决。

    科学的春天给他带来了生命中、事业中的第二个春天,他虽已年过七旬,却迸发出一种前所未有的激情和活力,不顾年事己高,深入到科研生产笫一线,扶持和培养年轻一代的科研力量。家里经常会有些年轻的科技人员上门与他谈论工作及请教问题,他都非常的热情,并且帮助他们修改论文,提出指导意见。本来他是课题带头人,指导人,在他指导下的科技人员所写的论文及总结,按以往的规则,文章署名时指导人为第一署名人,但父亲只是把自己的名字属在后面,或者不属名,他有意识的将年轻人推到前面,而甘为人梯。

    由于国家对科研工作的重视,父亲所在的课题组有了一定的经费,添置了不少的科学仪器和设备,因此那段时间他特别的高兴,高兴的在家里就跟我谈论他搞的什么什么细胞的单倍体、双倍体,什么什么科技彩色图谱,又什么什么衡温气候室,试管育苗等等,我可是一介科盲,听都听不懂,对牛弹琴,以前在家时他可从不对我说这些的

    晚年间父亲主要至力于我国剑麻事业的发展及研究。半个世纪,五十载春秋。父亲从事的教学、科研工作,有着较高的造旨及学术成就,曾多次获得国家及省部级的荣誉及奖励。父亲是1991年被国家笫一批批准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1992年我国中外名人研究中心编辑的《中国当代名人录》,美国传记研究所出版的《国际名人传记》,英国剑桥国际传记中心出版的《世界名人录》中,分别专门介绍了父亲,并且在颁发的证书中赞誉父亲为“一位有杰出贡献的教授”。

    怀念父亲
    1991年父亲是被国家笫一批批准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

    晚年生活

    1988年,正当他满腔热情的大展身手,希望在有生之年不多的日子里,多做些工作,把文化大革命耽误的十年弥补回来,可突然的一纸退休通知书让他马上退休。这也就是我们的一些官僚主义,用文革的一套粗野的、简单的行政工作方法,使父亲受到极为沉重的打击,手头正写着准备参加中国麻类协会的参赛论文,承担着的撰写《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农业百科全书》的编写任务,承担着国家剑麻育种课题的科研任务,等等,他的事业?他的工作?他一下子茫然不知所措,思想一下子乱了,七十多岁的老人,七十多岁还正有着作为的老专家,精神一下子崩溃,手头的论文写不下去了。
    “完了,完了”!
    “没用了,没用了”!
    “红卫兵来抄家了”!
    “我没有里通外国”!
    惊恐与不安折魔着他,文革中饱受批斗的妄觉刺激着他。看着老父亲从一个满怀信心,满腔热忱的科学家,一下子精神崩溃,我作为他的女儿是非常痛苦和伤心的。我为父亲到处求医问药,带着刚刚上小学一年级的儿子陪父亲住院,但父亲的病一直治不好,因为他没有了事业,没有了工作,他象一个没有灵魂的躯壳,病魔一直缠绕着他,严重的忧郁症使他始终处于一种愁眉不展的状态,成天不言不语的坐着,不愿外出不愿见人。

    为了让父亲忘记痛苦,开朗起来,我想了很多办法,给父亲念书念报,说说笑话,陪父亲上公园散心。父亲的爱好我都了解,父亲爱花,我就买了很多盆花摆在园子里,父亲爱摄影,我就带着父亲外出摄影,父亲爱美术,我陪父亲到老干活动中心学书画,父亲爱参加社会活动,每回湛江市委、市政协邀请他出席会议或者参加活动时,我一定盛装陪同西装革履的父亲参加,等等。千方百计的将父亲带出去,活动活动,散散心,可是他以往所有的兴趣爱好,此时对他已经统统提不起兴趣,我的一切努力都没能使父亲快乐起来。就这样父亲的病慢慢变成了老年痴呆症,慢慢的变得不认识人,变得生活不能自理了。

    面对已经痴呆的老父亲,面对生活不能自理的老父亲,作为他唯一的女儿,我流过不少的眼泪,回想起过去的一切,由于自小没有母亲,父亲把全部的爱倾注在我的身上,既当爹又当娘,把我当作掌上明珠。自小我的性格象个男孩子,又是保姆带大的,因此不会料理家务事。文革后家里不再有保姆了,父亲只要在家时,家务事、买菜做饭他都全部包办,父亲做得一手好菜, 他最高兴的是看我大口大口吃他做的菜。我的闺房经常是乱七八糟,有时连被子都不叠,父亲会不声不响的帮我整理的整整齐齐、干干净净。父亲经常要出差不在家,但他认为他所能弥补的就是,每回外出前都会问我,要爸爸买什么东西,然后他会千方百计的满足我,这习惯自我小时候,延续到我成为人妻人母长大后,一直到他生病前。

    记得1983年,在我31岁时,父亲要到上海开会,又习惯的问我要买什么,我说想要一件墨绿色的外套,当时这种颜色的衣服是很难买到的,结果父亲真的给我买到了,与他同行的老谢叔叔告诉我,为了给你找这件外套,你父亲差不多跑完了整个大上海,他也不知道累,那年父亲已是七十岁高龄的老人了。

    父亲出差在外常常给我写信,婆婆妈妈的,每回写的无非都是,钱放在抽屉里,要用时自己去拿,多买些东西吃,他总担心我吃不好。晚上注意关好水电、炉火,因为我很粗心,他怕我忘记关好水电、炉火。要记得淋花,父亲特别喜欢种花,我家的园子常年鲜花盛开,四季如春,而我又常常忘记淋花,每回父亲出差回家的第一件事就是淋花救命。

    父亲喜欢摄影每当园子里鲜花盛开时,我就成为父亲的摄影模特。当我有了孩子后,丈夫在外读书不在身边,父亲有时见我太闷了,说是帮我看孩子,让我出去玩玩,或者看看电影,有一回晚上,当我看完电影回来时,看见孩子哭得满头汗,父亲也满头大汗的紧紧的抱着孩子,其实他不会抱孩子,孩子难受了才这么大哭的,我看着觉得好笑。

    可自从父亲病倒后,再也没有好笑的了,再也没有了父亲给我做的可口的饭菜,没有了父亲问我要买什么的疼爱,没有了父亲婆婆妈妈的信,再也没有了满园的鲜花,没有了父亲帮我摄影的照片,这些曾经认为微不足道的小事,曾经不懂得珍惜的父爱,如今统统都没有了,回想起这些心中的伤痛油然而生,每当面对着惊惊恐恐,忧忧郁郁,痴痴呆呆的老父亲,我常常暗自流泪,我常常在想如果母亲在就好了,一个男人身边没有妻子是很凄惨的。

    一晃13年过去,父亲一直生活在忧郁痛苦及病魇之中。终于在2001年9月25日去世,享年88岁,当时我做为他唯一的女儿在他身边看着他慢慢的咽下了最后一口气时,我巳经没有悲伤,没有眼泪,父亲就这样走了,他终于解脱了,他曾经的辉煌和曾经的痛苦,他悲剧的人生如烟一般随风而去了。

    后 记

    往事如烟,原本我认为勤勤恳恳,兢兢业业,风风雨雨,坎坎坷坷,最后悲剧结局的老父亲,如烟一般默默无闻而去了,然而往事并不如烟,如今他终于可以在我们国家的橡胶史上留下一笔,这在我和他的后辈们,及九泉之下的老父亲是否应该感到欣慰呢!

    标签:
    上一篇:
    下一篇:
    网上祭奠已逝亲人进入:祭奠网 http://jidian.zupulu.com
    网上扫墓是近年来才兴起的一种全新的祭拜天国逝者的方式,它是借助互联网跨越时空的特性,将现实的纪念馆与公墓陵园“搬”到电脑上,方便人们随时随地祭奠已逝亲人。它不悖于传统祭祀方式,只是传统祭祀方式的继承与延伸。通俗的讲就是利用网络进行祭祀活动, 网上祭拜是对现实祭祀的一种补充。逝者家属在相关网站上为逝者注册一块虚拟“墓碑”,并附其生平简介等相关信息,输入祭扫人的名字,选择鲜花、花烛或留言等形式便可寄托哀思。
    清明祭祖
      您可能也喜欢.......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