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闭对联
  • 对联
  • 关闭对联
  • 对联
  • 首页 > 清明扫墓 > 正文

    深圳清明拜山的民俗文

    清明节精髓是传承孝悌感恩的千年文化
    老深圳人清明节上山扫墓祭祖,非常形象地称作“拜山”。《宝安县志》(深圳市的前身)云:“清明是春祭日,本县多在这一天上山扫墓,俗称‘拜山’,先除草,后用三牲、饭、菜、果品、茶酒等拜祭。”拜山按当地习俗,多数清明节是家庭式拜祭祖先,重阳节是家族式(全村或全姓氏)拜祭祖先;当然,也有一些村民在中秋节去拜山,比如坪山、龙岗、坪地一带的少数村子。
    当地人对拜山很重视,在港澳台、海外的侨胞和亲属都赶回来拜祭。所以,清明节前后两三天经深圳口岸入出境,平均每天上百万人次。拜山前,隔天就到酒楼订购烧乳猪一只,备好水果、茶、酒、米饭、糖果、“鸡屎藤粄”、艾粄糕点、香烛、炮仗、金银纸钱和先人喜欢或者未享用过的“皮鞋”、“西装”、“手机”、“小车”等祭品。第二天一大早吃过饭,全家或兄弟几家男女老少数十人,以前还要带上锄头、铁铲到坟山为先人坟墓除草、培土;如今殡葬改革,就乘车到沙湾殡仪馆保管室领取先人骨灰盒,到一级级水泥砌成的平台拜祭;抑或到西丽报恩福地、溪涌背仔角华侨墓园、南湾吉田墓园及各村镇的墓场,在先人墓碑前,摆上祭品,敬上茶酒,以年长者开始,顺序依次子孙,每人点燃三炷香,虔诚地向先人跪拜,口中诉说:“我们来看你了,带来你喜欢吃的用的穿的,希望祖先保佑子子孙孙平安大吉,事业有成。”然后,烧纸,续茶续酒,燃放炮仗。
    过去传统拜山祭毕完,就地在山头挖坑垒灶,拾柴做饭,土称“吃山头”。这是旧时交通不便,一来一回花太长时间,只好在山上解决午饭。如今交通便利,大家很快就回到家围在一起吃饭。回家时,其他祭品留下,只带回烧乳猪、苹果回去,把拜过山的烧乳猪和苹果分给兄弟各家吃,沿袭过去的风俗:“分太公猪肉”;吃拜过山的烧乳猪,会得到祖先庇佑,各方面都会顺顺利利,平安无事。路上每人还吃上一两颗拜过山的糖仔,回味亲人生前给后人的关爱、和带来本族本房“枝繁叶旺”以及幸福的生活。
    人们通过扫墓祭祖,在感念先人的恩惠同时,又深感后代繁衍兴旺。拜山,重在感恩、缅怀和思念。这种年年重复的形式,满足了一代又一代人的心理诉求和精神寄托,形成深厚的传统心理文化。
    随着时代的推进,在历次战争为国殉难的义士,尤其在1900年孙中山领导的深圳三洲田反清起义(史称“庚子首义”)、广州起义、辛亥革命、东征北伐、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牺牲了那么多年轻的生命,他们许多人没留下名字,没有后代,也没有纪念碑,为此,今人也借此节日祭奠和怀念他们。
    清明节由古代寒食节演变
    去年,清明节纳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设立全民放假日。清明节,是我国所有的民俗节日中,唯一是以节气兼节日的民俗大节。作为二十四个节气之一,清明最初主要为时令的标志,时间在冬至后107日、春分后15日,公历的4月5日前后。《淮南子·天文训》说:春分后十五日,北斗星柄指向乙位,则清明风至。清明风,古称八风之一,它温暖清爽,在和煦的春风之下,天地明净,空气清新,自然万物显出勃勃生机,“清明”节气,由此得名。
    汉魏以前,清明主要为自然节气,它是与农事活动密切关联的一般节令,后来清明成为了祭祀祖先的重要节日,但此前由另一民俗节日承载,这就是“寒食节”。寒食在清明前两天或一天,禁火冷食、墓祭及巫术性游戏等构成寒食节俗的特殊景观。梁宗懔《荆楚岁时记》云:“去冬节一百五日,即有疾风甚雨,谓之寒食,禁火三日。”
    清明真正成为民俗节日是在唐宋之后,清明在唐宋后具有时令与节日的双重意义,并且其节俗意义日渐增强。民间渐将寒食节的节俗与清明合而为一。《唐书》载云:“开元二十年敕,寒食上墓,《礼》、《经》无文。近代相传,寖以成俗,宜许上墓同拜扫礼。”
    压纸钱源自寒食习俗
    清明虽然较其他节令晚出,但它有着久远的历史渊源,是传统春季节俗的综合与升华。对于祖先的祭祀中国古人就有此举,当时尚无墓祭的礼俗,要祭逝去的先人,就立一个神主牌位在宗庙祭祀。春秋战国始有墓祭,汉代上墓祭扫之风转盛。唐人沿袭前代祭墓风俗,并扩大到整个社会。由于寒食与清明节气日前后一两天相连,“寒食禁火,清明取火,”扫墓亦由寒食扩展到清明,唐人已将寒食、清明并称。唐白居易《寒食野望吟》:“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清明不仅从寒食中分担了祭墓的功能,同时它也将一些原本属于寒食节日的游戏娱乐也纳了进来,比如秋千、放纸鸢、拔河、蹴鞠等是寒食的著名节俗,这时也已成为清明节的娱乐,唐代大诗人杜甫《清明》诗云:“十年蹴鞠将雏远,万里秋千习俗同。”如果说唐朝寒食与清明并列的话,那么宋朝时清明已基本上完成了对寒食的置代。扫墓作为清明节的重要内容,一直被延续下来,直至明朝清朝期间,风气更盛。清代顾禄著的《清嘉录》记述:“士庶并出祭祖先坟墓,谓之上坟。以清明前一日,至立夏日止。”
    古人扫墓以清明前一日至立夏日止,前后历时足足一个月。按深圳当地风俗,历时也较长,因为从迁居地的开村始祖开始,依次上冢除草、培土清理,由于不断迁徙,先祖、太公和较近的祖父、父辈可能不葬在一起,这样祭扫就需时日,延至清明后,但最迟不超过农历四月初八,民间认为从这一天开始,“就闭墓门了”。解放后不断推进殡葬改革,许多坟山被迁,人们就集中各位先人的骨灰于一个墓园,省却了分散拜祭的时间。
    拜山有个“压纸钱”,也叫“挂纸钱”习俗。也就是把几张冥纸压在坟头、墓碑顶或挂在墓树上,表示后辈给先人送来费用。因为古时寒食节禁火,连墓地拜祭也不能火化纸钱,人们只好将纸钱插、挂在坟头或撒在墓地四周,这种习惯随着寒食节历经数代,已经形成特定的民俗传统。直至明代清朝期间,寒食节基本消失,也早已不禁火了,但烧纸钱和压纸钱的习俗仍然并存,流传下来。
    清明时令茶果具保健功能
    清明节,深圳还有个吃“清明粄(米糕)”的习俗,较为普遍的是“鸡屎藤粄”、“艾粄”和“苎叶粄”。《宝安县志.时节.习俗》:“有做清明茶果的习惯,用艾叶或鸡屎藤捣碎与米粉搓匀,芝麻、花生、糖作馅制作,也有其他材料作馅或无馅,款式多种。农家大门门楣挂大艾或柳条避邪。”
    “鸡屎藤”,是一种藤草植物,和艾草、苎麻叶、白头翁、狗耳草等可食用。每年过了立春,万物更新,清明前后,草叶新绿,乡人上山将“鸡屎藤”等植物采摘回来,洗干净,晾干水,煮熟,拌在预先浸透滤干的糯米、粘米中,用石碓臼舂成粄团,按比例掺上红糖等搓匀,捏成指头般大小,一小颗一小颗排列在巴掌大的蕉叶上,放在蒸笼上蒸熟,就制作成甜“鸡屎藤粄”,如果拌上盐就是咸“鸡屎藤粄”。用艾草叶做的叫“艾粄”、苎麻叶做的叫“苎叶粄”,颜色草绿、清香可口,风味独特。民间说法,吃了清明“鸡屎藤粄”等米粄,清祛湿毒,在来近的夏天,不会生疮疖。“鸡屎藤粄”除了自家吃外,还是馈赠亲友的佳品。
    “清明粄”的食俗,追溯起来,仍然与寒食节有关。宋陈元靓在《岁时广记》一书中记载了寒食节食品“青隋饭”,与清明粄类似。寒食清明染青饭的习俗在南方一向较为流行。郎瑛在《七修类稿》中就提到寒食节吃“青团子”。这种青团子是在糯米中加入雀麦草汁舂合而成,馅料多为豆沙或枣泥。放入蒸笼之前,先以新芦叶垫底,蒸熟后色泽翠绿可爱,又带芦叶清香,是很受欢迎的清明节食品。
    综观这些清明节食品的共同特色,是“就地取草”,可吃,可入药,且皆可热食冷食。顾禄《清嘉录》卷三按语中说:“今俗用青团、红藕皆可冷食。犹循禁火遗。”还是“禁火三日”的遗风。苏杭宁沪等地也盛行清明节吃青团和红藕两种冷食习俗。四川成都一带,人们习惯用米粉做成团,用线串起来,在清明这天拿到欢喜庵前来卖,称之为“欢喜团”,有诗赞曰:“欢喜庵前欢喜团,村郊买食百忧宽。”
    “百忧宽”,清明时节扫了墓,祭了祖,还了心愿,吃了应节粄食,也郊游踏青了一趟,真是“百心宽”。
    我想,几百年间深圳人从中原几度迁徙至此,带来各地习俗;如今,在宝安、龙岗两地的村民,能采到鸡屎藤等植物的,仍没有中断这种地方糕点的习俗。民俗,足显其旺盛的生命力。

    上一篇:
    下一篇:
    网上祭奠已逝亲人进入:祭奠网 http://jidian.zupulu.com
    网上扫墓是近年来才兴起的一种全新的祭拜天国逝者的方式,它是借助互联网跨越时空的特性,将现实的纪念馆与公墓陵园“搬”到电脑上,方便人们随时随地祭奠已逝亲人。它不悖于传统祭祀方式,只是传统祭祀方式的继承与延伸。通俗的讲就是利用网络进行祭祀活动, 网上祭拜是对现实祭祀的一种补充。逝者家属在相关网站上为逝者注册一块虚拟“墓碑”,并附其生平简介等相关信息,输入祭扫人的名字,选择鲜花、花烛或留言等形式便可寄托哀思。
    清明祭祖
      您可能也喜欢.......

    • *:暂无相关文章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