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闭对联
  • 对联
  • 关闭对联
  • 对联
  • 首页 > 清明思亲 > 正文

    清明乡下祭外婆

    清明乡下祭外婆清明乡下祭外婆
    春分既过,清明将临,丝丝春风把我带回了魂牵梦绕的南庄大寨。每当回忆与外婆一起生活的点点滴滴,我总是忍不住感伤。
    2000年四月,外婆因病去世,享年80岁。外公比外婆年长七八岁,长期农活劳作,养牛放马满山跑,身子骨很硬朗,平时小病小痛,躺一躺、忍一忍就过去了。生活极其简朴,买给他的平时衣物也舍不得穿用。外公对我很娇惯,记忆中都是夸我的好话,但外婆给我的印象更深刻。不久前妈妈才告诉我,外公不是我的亲外公,外婆是带着我妈妈从西庄嫁过去的,母亲尚小时外公就去世了。如若不说,我压根就不相信与母亲亲如一家的舅舅、嬢嬢们是同母异父的姊妹。农村生活的艰难岁月,作为长女的母亲吃了不少的苦,如今看他们浓浓的亲情,我对外公的感激更深了。
    外婆属于那种美丽能干的女人,一生与人为善,慈祥和蔼,孝老护幼,团结邻里,中国妇女的传统美德真正体现在她老人家身上。每次回建水乡下度暑假寒假,都看到外婆忙里忙外的身影。她似乎是一家老小的主心骨,没了她什么事都白搭。除了自家的家务,邻居村里忙乎啥也缺不了她。记得五六岁那年,天干无雨,外婆和村里的老妇人们聚在一户堂屋宽敞的人家,折叠很多的纸钱,在很晚的某个时辰将堆积如山的“金锭银锭”摆成各种蕴含深意的形状方开始祈雨的仪式。当时我不明白这是迷信,眼馋的是那桌上的蒸糕、水果。因为仪式完了才能吃,等得我眼睛都睁不开了还不到那个时辰,只好睡了去。不知道过了多久,外婆很温柔地把我唤醒,我看到她们的虔诚祈雨,还和队伍到了村头井旁。也许是吃了难得的夜宵吧,人群围着干涸水井歌唱那建水腔很浓的“调调”,“龙不翻身不下雨,雨不洒 http://jidian.zupulu.com花花不红……”歌词,都还记忆犹新。
    外婆一生不改乡音,总是和蔼可亲。时常穿一件斜襟布裳,抿着的齐耳短发,即将八十岁还没有花白。外婆年轻时从马背上摔下来,因为没有及时医治,右胳膊肘落下残疾,右手无法伸曲自如,(我曾经安慰她说:你和周总理的手一样哦,好稀奇)但农活、针线活一点不比别人差。外婆做得一手好菜,惠及母亲,我也得些许真传。她那双缠了又放的“解放脚”特难买鞋子,几乎所有的鞋子都由她亲手做成。我穿过她巧手做的鞋,用过许多绣有花纹的漂亮鞋垫。外婆白天养鸡喂猪,一刻不停,晚上穿针引线,缝补浆洗,为儿女孙辈付出了大量心血。特别是二哥,外婆把他带到农村成长的时间最长,每当唠家常时,他的故事能让亲戚们如数家珍。我是随着全家疏散下放,从个旧去泸西的,那里没有电灯,没有水泥路,天气恶劣环境艰苦。自从到了那里,不足3岁的我整天愁眉不展,一到晚上便念叨:“我要个兜兜买菜菜”“还要个灯灯照亮……”外婆怕我住下去病了,执意带我回建水。据说,我才来到开远就蹦蹦跳跳,欢天喜地唱起了歌。这一切往事我无从知晓,去年守护父亲住院期间,老人家忆往昔聊到这些都哽咽了。

    标签:
    上一篇:
    下一篇:
    网上祭奠已逝亲人进入:祭奠网 http://jidian.zupulu.com
    网上扫墓是近年来才兴起的一种全新的祭拜天国逝者的方式,它是借助互联网跨越时空的特性,将现实的纪念馆与公墓陵园“搬”到电脑上,方便人们随时随地祭奠已逝亲人。它不悖于传统祭祀方式,只是传统祭祀方式的继承与延伸。通俗的讲就是利用网络进行祭祀活动, 网上祭拜是对现实祭祀的一种补充。逝者家属在相关网站上为逝者注册一块虚拟“墓碑”,并附其生平简介等相关信息,输入祭扫人的名字,选择鲜花、花烛或留言等形式便可寄托哀思。
    清明祭祖
      您可能也喜欢.......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