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闭对联
  • 对联
  • 关闭对联
  • 对联
  • 首页 > 拜祭亲人 > 正文

    清明节

    <清明节的来历>

    清明节是我国民间的一个传统节日,早在唐代,清明就已成为法定节日。

      我国人民有“饮水思源”的传统美德。据《梦粱录》记载:在古代,每到清明节这一天,无论达官贵人,还是普通百姓,都会去上坟、扫墓、祭祖,表达对先人的敬意和怀念。这一天,扫墓是最重要的活动。不过至今在我国一些地方,还保留着清明节吃冷饭的习俗。

      相传在春秋时代,晋国的君主晋献公有一个年轻美貌的妃子骊姬。她为了让自己的儿子奚齐将来继承皇位,就用毒计害死了太子申生。申生的弟弟重耳为了躲避骊姬的迫害逃离了晋国,一路上受尽屈辱。有一次,重耳因为饥饿晕倒了,大臣介子推就从自己的腿上割下了一块肉,用火烤熟后捧给重耳吃。就这样,他们颠沛流离,历尽艰辛,终于在19年后回到了晋国,重耳后来成为历史上很有名的晋文公。

      晋文公做了国君之后,对那些和他一起流亡的臣子进行了封赏。也许是大意了,他唯独忘了介子推。后来有人提起此事,晋文公猛然想起,内心十分不安,马上派人去请介子推。可是去了几趟,介子推都不来,晋文公只好亲自去请。可来到介子推家,却见家门紧锁,一问邻居才知道,介子推已背着老母亲躲进了绵山。于是,晋文公便让士兵上山去找介子推,可找来找去也不见踪影。这时,有人出了个馊主意:干脆放火烧山吧,火着起来,介子推就会自己走出来。于是,晋文公便下令烧山。谁也没想到,大火烧了三天三夜,也没见介子推走出来。等火熄灭后,人们再次上山寻找,发现介子推和母亲抱着一棵烧焦的大柳树已经死了。

      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把绵山改名为“介山”,并把放火烧山的这一天定为“寒食节”,告知全国百姓,每年的这一天都要禁烟火,只吃冷饭。

      第二年,晋文公和大臣们来到介山祭奠介子推,发现那棵烧焦的柳树竟然复活了。晋文公为柳树赐名“清明柳”,并把这一天定为清明节。

      其实,“清明”在我国是有双层意思的一天,它既是节日,又是节气。民间有这样的谚语:“清明前后,种瓜点豆”,“清明谷雨紧相连,浸种春耕莫迟延”。就是说,一到清明春耕播种就要开始了。清明节日的寒食迎来的却是清明节气的播种。

    <清明节的诗句>

    清明》(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途中寒食》(唐)宋之问
    马上逢寒食,途中属暮春。
    可怜江浦望,不见洛桥人。
    北极怀明主,南溟作逐臣。
    故园肠断处,日夜柳条新。

    《寒食》(唐)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闾门即事》 (唐)张继
    耕夫召募爱楼船,春草青青万项田;
    试上吴门窥郡郭,清明几处有新烟。

    《清明》(宋)王禹俏
    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
    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

    《苏堤清明即事》 (宋)吴惟信
    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
    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

    《寒食上冢》 (宋)杨万里
    迳直夫何细!桥危可免扶?
    远山枫外淡,破屋麦边孤。
    宿草春风又,新阡去岁无。
    梨花自寒食,进节只愁余。

    《郊行即事》 (宋)程颢
    芳草绿野恣行事,春入遥山碧四周;
    兴逐乱红穿柳巷,固因流水坐苔矶;
    莫辞盏酒十分劝,只恐风花一片红;
    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衍莫忘归。

    《送陈秀才还沙上省墓》 (明)高启
    满衣血泪与尘埃,乱后还乡亦可哀。
    风雨梨花寒食过,几家坟上子孙来?

    《清江引 清明日出游》(明)王磐
    问西楼禁烟何处好?
    绿野晴天道。
    马穿杨柳嘶,人倚秋千笑,
    探莺花总教春醉倒。

    <专家:清明节中的“悲欢离合”体现着人文价值.>

    新华网北京4月2日电(吴雨)“清明节是一个由悲到乐的民间节日,体现着重要的人文价值。”首都师范大学教授郗志群1日在京举办的“传统节日与和谐文化论坛”上说。

    郗志群认为,清明节是一个特色鲜明的节日,可以用“悲欢离合”这个词来概括。清明节的“悲”是由“离”而生,缘于对祖先的追思、亡故亲人的怀念、英烈的缅怀。清明节的“欢”则因为“合”,既源于祭扫活动中浓厚的亲情,又可以从踏青、荡秋千、蹴鞠、打马球等传统习俗中获得。

    清明节被正式列为国家法定假日,逐步彰显和传承了清明节所蕴含的人文价值。

    郗志群认为,清明节的人文价值主要体现在四方面:

    清明节体现自然与人文的和谐。清明节是节气和节日合二为一,包含了祭祖扫墓、踏青游玩等人文内容,呈现出自然与人的和谐统一。

    清明节体现个人、家庭与社会的和谐。在传统大家庭生活模式已经逐步解体的当代社会,家族成员团聚的机会越来越少。清明祭扫活动既能体现对家庭的尊崇,又能表达对祖先的感恩,还显现了对血脉亲情的认同,无疑会促进个人与家庭的和谐,进一步带动社会的和谐。

    清明节培养人们面对生死达观的心态。对生的渴求,对死的恐惧,是人之常情。清明节从悲到乐的节日过程,是人们在追思先人、感恩父母、增进亲情、享受生活的同时,启迪人们更达观地对待生死,舒缓面对生死的紧张心理。

    清明节具有对后代珍惜生命、承担家庭及社会责任的教育功能。清明节带子女扫墓祭祖是一种无形的情感培育,使其对人生意义、社会责任及使命的认识更明确,并能勇于承担,具有现实意义。

    <清明节的文章>

    清明节——悼 父

    我站在火葬场的坟山头,
    瞭望一排排的墓碑;
    随着缭绕的青烟,
    回到那永远消失的时空。

    十三岁,你离家到武冈学徒,
    贫穷和艰辛磨炼了你的四肢,
    冷落和孤独锤打着你的意志。
    在战火纷飞、国难当头的年代,
    你总算开创了一片自己的小天地,
    为国家抚养出七个子女。

    当儿女能独担一面时,
    你却因劳累而与世长辞;
    与黄土和青草做伴,
    回归到大自然。

    人生是如此的短暂,
    来去匆匆。
    不管是帝皇将相、庶民走卒,
    最终都只能常卧几尺土。

    呵!古今中外,
    多少人感叹,多少人呐喊;
    可又有谁能放得下,
    不卷入滚滚的名利洪流?

    <<雨过又清明>.>  

     今天才想起昨天是清明节,怪不得昨晚下起了淡淡的小雨。
      以往时,清明节似乎与我并没有什么关系,最切身的活动也不过是随同班级到烈士陵园去扫个墓、献个花什么的,以此来缅怀革命先烈,得到爱国主义教育。只要我们到了,陵园里总不免要传出一些笑声来,想必土下掩埋的烈士叔叔也愿意听一听这欢快的笑声吧。
      所谓的扫墓,与我想象中的情形不尽相同。我本以为扫墓便是打扫卫生,把墓地上的杂物清除干净,让烈士叔叔们有一个好的休息环境。然而我们进行的扫墓却并不用笤帚,也不用灰斗,只用眼睛去看,看两个所谓的“优秀学生代表”——其实无非是被烈士叔叔们干掉的大坏蛋的子弟——往墓碑前摆上两捧鲜花,代表无数“英雄的好儿女”敬个礼,敬礼时总会有一个手持相机的人为他们“咔嚓咔嚓”地照几张相,至于拿回学校里去展览则是后话了。扫墓也就到此结束,我们其余的同学自始至终都没有离开自己脚下的土地半步远,自然也就享受不到“咔嚓咔嚓”的殊荣,而且我们还要为自己的课后作文而发愁。  
     由此可见这“扫墓”与我是无关的,因为我家里没有什么背景,想必是祖上缺了能被烈士叔叔们打死的命,因而也就不能去做那“为烈士献花的少先队员”了。  
     清明节前半个月左右,街上就会出现一种让我们这些小孩子惊羡不已的东西来,什么东西?阴间票。要知道,在那个一毛钱就能买一大堆糖豆的年代,一张“十万元”的钱意味着什么。   我们会围着买阴间票的摊儿不停的转圈。起初时我们怎么也不会相信世界上会有这么大面值的钞票。这个买阴间票的老婆婆便像神仙一样为我们所崇拜。  
     “老奶奶,你卖的是什么呢?”我们会问。  
     “呵!是大钱,大钱呢!”那老婆婆很高兴的对我们说,“你看看,十亿元!大不大?哈哈哈……”   十亿元是多大呢?我们不知道,但我们确信这是很大的钱了。  
     有人来买,只要一块钱就可以买走一大包,于是我们又不解:“为什么一块钱能买走一大包呢?”   最终的结果便是我们凑出几分钱来,买到两张“百元大钞”,然后便欢天喜地的跑去买我们最想要却买不起的东西,后面的结果可想而知了。  
     清明节总是不免有人哭的,但对于我们来说,清明节的全部意义只在于用土砖垒起一个台儿来,上面插一根木棍,挑起一张白纸,用黑碳写上“杏花村”三个字,立在那里。接下来我们便扮做牧童,见了过路的人便说:“我是牧童,我是牧童。”然后拍拍自己的屁股,叫几声“哞哞”,算是骑着牛,再用手一指我们的“杏花村”,喊道:“牧童遥指杏花村,客官,可要二两竹叶青么?”紧接着便是一阵大笑,跑开去,撇了那“客官”不理了。  
     这些是小时侯的鬼把戏,只怕被我们奚落过的那些人里难免有几个需要在清明节里落泪的人,那样我们可算是“不懂事”了。  
     但那段不喑世事的日子总是消逝到昨日的朝霞暮蔼中了,清明节对于我们来说已是一个要落泪、要回忆、要伤心的日子了。  
     姥爷、爷爷相继去世这不能不算是家中的重大变故,我又怎能不在清明节里为此潸然泪下呢?   姥爷是个和蔼的人,与我一起生活了大约十六年,但是我对姥爷并不了解,几乎没有跟姥爷做过像样的交谈,姥爷是个木呐的人,很内秀,而我是个不懂事的孩子,所以我们之间的接触就很少而且很淡了。姥爷喜欢孩子,我能体会到姥爷对我们的关心,他看着我们一个个的由襁褓婴儿成长起来,变成了小伙子、大姑娘;他对我们的关爱确是很深的,以致于我们回忆起来总感到有一种淡淡的香气充斥于这股关爱之中,淡淡的、幽幽的、连绵不断的香气。  
     姥爷的童年是不幸的。姥爷家是富农成分,而且是刚刚靠辛勤劳作、点滴积累而成的,可偏偏赶上了那股子运动,于是家产被充公了,一家人从此离散,姥爷到了这个偏僻的小地方。姥爷的生活是从零做起的。我们这一辈小将的生活应是姥爷一生拼搏奋斗的见证。  
     姥爷是个内向的人,有什么事情总是装进肚子里,不向家人讲起久而久之也就憋出病来,最终被病魔夺去了生命。  
     爷爷和我在一起生活的日子很短,回忆起来似乎只是几个很不完整的片段,但是我还是知道一些关于爷爷的事的。  
     爷爷一直住在老家,是个性格梗直的人,热心肠,尽力帮助别人,然而他却想不到当年受过他救济的人却并不理睬他的求助,他不感叹世态炎凉,只是用一通很爽直的漫骂出气。  
     爷爷的骨头很硬,曾经为别人的事情跟县委书记闹过别扭,最终那个县委书记向爷爷承认了错误,只求爷爷别上告。但爷爷还是上告了,最终那个县委书记被撤了职。
      爷爷就是这样的人。   
    到了晚年,爷爷开始写作。据爸爸说,爷爷有很多书,很好的书,爷爷还舍不得给我。爷爷的作品屡屡发表,一年下来倒也积累了三十几篇长短不一的文章,算是一个悠然的晚年吧。  
     爷爷是死于车祸的。这一点让我很难过。在此之前,我从未想到过我的亲人也有被汽车撞死的危险。至于爷爷死后的那场官司我不愿再提起。  
     又是清明节了,我不能再以笑脸面对清明节了,因为生活已让很多人离开了我,时间也已将我推向成熟与伤感。  
     我长大了,为一些日子而伤感,为一些节日而抒怀,为一些人而落泪,但这一切都不是最重要的。   我要为什么而活着呢?  
     想到那些为死去的人们落泪的人,我应该怎样回答这个问题呢?

    << 清明时节忆双亲>>

      我们的节日安排得不合理。当寒冷远未消退的时候,我们过春节,而当春天真地走来时,我们又过清明节。清明节,这是一个使心灵寒冷的节日。
      十三年前,在清明节即将到来的时候,母亲走了,永远地走了。家中照相机里的胶卷还有几张没照,最后这几张记录了那个时刻,而最初的几张却记录的是另外一个场面:她过生日,六十大寿。
      在告别大厅,父亲向母亲做了最后的告别。他念了一封信给母亲听,然后又把信装入母亲衣服的口袋。最后又握了握她的手。此刻,大厅里播放的不是通常的哀乐,而是舒伯特的《圣母颂》。那是母亲喜欢的曲子。
      十年以后,父亲又走了,躺在同一个大厅。我甚至觉得那安放遗体的床可能也是同样的一张。
      和母亲告别的时刻是令人心碎的,因为我没有思想准备,因为我还年轻。而父亲在走到终点时的情形就不一样了。他曾有一段艰难的历程,而我也有充分的准备。于他,于我,这都是一个解脱的时刻。
      前来告别的人们鱼贯而入,我麻木地和大家逐一握手,我有些厌倦了,不由地找寻着大厅外的队尾。那一时刻,我突然不合时宜地想到了一个问题。我觉得当领导也不容易,从电视上看,领导不论走到哪里,都要和许多人握手。不停地握手真是让人心烦。上中学的外甥女和我的感受不一样,告别仪式后,她总结道:“有的大人还不错,和我握手,可有的大人根本就不理我。”显然,她觉得自己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
      父亲和母亲是很不相同的两种人。母亲总是小心翼翼,注意礼节,而父亲却是言行均无所顾忌。60年代末我们家搬出北京后,曾在平房住了十几年。住平房,上厕所要到外面。记得每当客人要走时,父亲总要站起来。客人一般都要说:“您别送了。”他的回答千篇一律:“我不是送你,我去上厕所。”客人很尴尬,父亲真地是去厕所了。他的无所顾忌是不分对象的。一年春节前夕,省委书记召开了一个范围很小的座谈会。会议尚未结束,他以上厕所为名,不辞而别,骑车回家了。书记请他发言时,才意识到人已经走了。听说后,我问他怎么回事,他说:“我看表都五点了,我得回家做饭啊。”说这话时,他理直气壮,没有任何不安。
      他的不拘小节常常使母亲很难堪。一到炎热的夏季,他总是光着膀子,即使出门也不例外。他不像人家老工人那样,有着健壮的体魄和古铜色的皮肤。他很白,皮肤细嫩。远远望着他的背影,阳光下像是一面白晃晃的旗帜。
      他喜欢开玩笑。一个朋友告诉他条绒衣服不好,容易顺着纹撕破,他立刻问:“不顺着纹破有什么好处?”我们几个孩子都爱吃,他总是以一种欣赏的目光注视着我们吃喝。他的评价是:“这支部队特别能战斗。”有一年放假回家,开门的是父亲,母亲正在厨房做饭。母亲大声问是谁来了,父亲的回答很神秘,他说:“是一个我们都很熟悉的人。”他和人逗是不分年龄的。我的外甥女,也就是他的外孙女四、五岁时,他们之间有过一次很简短的对话。外公问外孙女:“我们家好还是你们家好?”外孙女回答:“我们家好。”外公又问:“可我们家有教授呀。”外孙女又答:“我们家有党员。”
      几十年的时间里,父亲都是在母亲的精心照料下生活。他几乎不干什么家务活儿。吃饭时通常连筷子都不取,即使去取,也只取一双。他对自己的问题也有意识,所以总是很大度地和对母亲说:“下辈子我当女的,我嫁给你,伺候你。”
      他是一个很少后悔的人。我记得母亲去世后,他真的有点后悔了,后悔母亲生前没有得到他的多少照顾。我劝他说:“人生如同写文章。我们写文章总是要一改再改,之所以改,就是因为有错误,而人生这篇文章却不能改,只能一遍写成,当然会有许多错误了。”
      母亲的去世对他的打击是很大的,他变得深刻了,告诉我:“我发现能让人高兴的事,几天就过去了,而让人难过的事却能长久地起作用。”
      每到清明,我总在墓地想,也不知道他们是谁嫁给了谁。我猜他们还都是在继续扮演着过去的角色,因为母亲随和、好说话。
      我们活着人都没有去过彼岸世界,这为想像留下了无限的空间。

    <,<爱,就一个字 >>
      “爱就一个字,我只说一次,只怕听见的人勾起了相思。”屋内充满了张信哲那软绵绵的歌声,不知山上的那一对老夫妇听到没有,而这只有一个字的“爱”又勾起了我深藏在内心的回忆,我不忍心向外看,却又忍不住望向了窗外,透过朦朦细雨将视线集中到了一点——一棵要“秃顶”的梧桐树。
      曾几何时,那棵树上长满了梧桐叶。也不知多久以前,那树底下站着一位满头银发的老人。可如今,这梧桐树的生命也将随人的消失而走到尽头。
      在我们刚搬到这儿的时接,那棵梧桐树就巳经是这老人的“老伴”了。老人是一位和蔼可亲的老奶奶,见到人,总是以笑相迎。我也挺尊敬她。只是有一件事使我百思不得其解。她每天早晨都与朝阳同起,站在那棵梧桐树下,望 着对面那座山,眼中的泪花与地上的露珠一起, 反向着朝阳的第一道光芒。
      “您最喜欢读哪一本书?”坐在桐树下,充满疑问的我提出了第一个问题。 “《梧桐雨》。” 她不假思考地回答。我不禁为之一颤。 “那最喜欢歌词呢?”我紧追不舍。“爱就一个字。”此时我顿感不可思议,如此罗曼蒂克的老年人还是我第一次见到。于是我不断地向她提出问题。终我了解到这位浪漫的老人的罗曼史。
      她十八岁时,是中国最黑暗的时期,战争连绵不断。父母的早亡,使她不得不领着年幼的弟弟到处流浪o饥寒交迫的生活,使她又失去了亲弟弟,她绝望了。一位年轻军人收养了她,但祸不单行,那军人在一次战斗中失去双腿,成了废人。面对着只剩下半条命的恩人,她并没有悄然离去,而是默默地照顾着他。终于他们结了婚,并在这棵梧桐树下定居下来。
      “那你的老伴现在在哪儿?”我又一次发问了。
      “他爱绿色,已经搬到山上的丛林中去了。”她望着山头的那一片绿,一字一顿地说着。
      从这儿到山上,并非“君住长江头,我住长江尾” 那样遥远,为何她却是“日日思君不见君”呢?每当我提出这个问题时,她总避而不答, 只用她那干瘪的手往脸上一抹。因此。这个问题便一直留在我的心里,成了一个打不开的结。
      清明节那天,我们一同走进丛林,见到了老军人。老军人同样和蔼可亲,看见我,他只是一笑。但我看得出,他笑得有些勉强,有些依依不舍。当老伴摆好酒菜,他仍是笑。终于,老奶奶忍不住掉下了眼泪,并轻轻地拭去老军人脸上的烟尘,道出了她的心声——“爱”就一个字。老军人脸上的笑容显得开心多了。或许,他已经听到了老伴对他的爱吧!
      轰隆隆的雷声将我从回忆中唤醒。外面的雨下得更大了,而那棵梧桐树也将它身上唯一的一片梧桐叶抛向了天空,让它飞到两位老人的身边。屋内那《爱就一个字》也接近了尾声。但我相信在另一个世界里,那一对老夫妇坚贞的爱不会就此结束,因为谁叫爱就只有一个字的呢!
      [简评]习作语言亲切、自然,叙写了一对患难与共的老夫妇“爱”的故事,情节虽较简单,但读后煞是感人。开头与结尾都引用了张信哲的歌词,首尾照应,结构紧凑,同时也深化了题旨。
    许老汉
      四合院内静悄悄的,院中心的一棵老梧桐树下散乱的许多黄叶。许老汉狠劲地吸着旱烟,不停地踱着步子。太阳已经偏西,几缕阳光斜穿过树梢,在许老汉的额头上晃动着。
      许老汉已经是第五次在这棵梧桐树下等他的儿子归来了。他儿子回家的次数日渐减少,听儿子说是因为升了反贪局长,有很多的案件要处理,因此不能常回家与他闲聊。但今天是清明节,儿子照例是要回来祭祖的。
      “咚——咚——咚”,有节奏的敲门声响起,许老汉三步并作两步去开门。可是,来人不是儿子,而是一个陌生人。那人递给他一个信封,点头哈腰地说:“老人家,你真有福气,红光满面,印堂发亮。我是钢铁公司的主任,有些事想跟许局长研究研究。”说完,匆匆地走了。
      许老汉对这种事已司空见惯,每次他都想把信封推回去,但是儿子回来又不好交待,儿子总是说他人老见识短,不要白不要。许老汉虽然没什么文化,但他知道“吃人口短,拿人手短”的道理,不知儿子究竟帮着这些人干啥?
      许老汉两眼愣愣地盯着信封,感到手里沉甸甸的,他轻轻地叹息一声,一种儿大不由爹的感觉涌上心头,往事又一次浮现在眼前。
      儿子从小命苦,他妈因生他失血过多而死去,扔下父子俩相依为命。许老汉既当爹又当妈,一把屎一把尿地拉扯着儿子,他希望儿子将来能有出息,光宗耀祖,也算对得起九泉之下的老伴儿了。于是,许老汉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面朝黄土背朝天地在地里刨食,送儿子上小学,读初中,进高中,考大学。儿子也真争气,竟考上了中国人民大学。后来,儿子就做官了,再后来,也真的有了一间比自己以前的茅屋大几十倍的四合院。可是……
      许老汉回过神来,浑浊的眼睛在四合院的各个角落里寻觅着,想努力找到能使自己安静下来的东西。他看到了墙角有一个很大的蜘蛛网,一只蚊子正在上面拼命地挣扎,但不久,蚊子便不动了。许老汉憔悴的脸不停地抖动着,他想到了午间看到的一条新闻报道: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成克杰被判处死刑,记得播音员还说“天网恢恢,疏而不漏”。想到这,他手里的信封因拿捏不稳,落在了梧桐叶上,一扎面值五十元的票子从信封中探出头来,像是在讥笑他的胆小与怯懦。
      许老汉掏出一小袋旱烟来,努力地把它塞进那个磨得发亮的烟锅儿里。他记得当初儿子准备给他换过滤嘴卷烟时,他还固执地说人不能忘本,这杆烟筒跟了我几十年,他不能抛掉这个老伙计。当时儿子也认为是,所以也就没有勉强他。
      好不容易才点着了烟,一圈圈魔鬼似的烟雾在许老汉面前悠悠地飘着,继而幻化成他儿子被几个公安局带了手铐钾上警车呼啸而去的情景。他的耳边又响起有力的声音:坦白从宽,抗拒从严……
      一股火苗从心底燃起,很快烧得旺旺的,烤得许老汉浑身热烘烘的,有一种力量在心里蔓延,迅速扩大,占据了他整个心胸。他好像又回到了从前,儿子十七岁那年跟他挑着红薯,走四十里的山路上县城去卖,因天太黑,儿子走到悬崖边尚未觉得,幸亏自己发现得早,把他拉回来。许老汉依稀看到,现在,儿子又走到悬崖边,他又有一种想拉儿子一把的冲动,他的太阳穴鼓了起来,额上青筋也在烟雾中清晰可见。许老汉把烟磕掉,抓起信封,步子从容地向纪检委走去……
      [评]文中的许老汉开始只是对儿子的做法不理解,通过前思后想、权衡利弊,终于决定“拉儿子一把”。主人公的这一心态的转变正是作者通过细致的心理描写表现出来的。说明小作者善于用心理描写刻画人物。
      除了一般的心理刻画,作品还有几处写了许老汉的联想:想起“午间新闻”中的镜头;想起赶山路在崖边救子,这都是为最后毅然决定举报儿子做的铺垫。

    << 天使走过人间 >>

    得知奶奶去世的消息,我实在难以相信,而我竟然事半年够才得知,连最后一面也没有见到。对于一个从小抚养我长大的最亲爱的奶奶,世上的大不孝莫过于此。我知道是奶奶坚持不让我知道,而从小最疼我的奶奶也不会怪我,可是想到奶奶离开人间,而我竟然还懵懵懂懂,不知所谓的继续自己的生活,我的心就永远难以安宁。
    我去国离家至今已有三年,我最亲爱的人就是奶奶,每次回去探亲,你怕我担心,总是对我说:“只要你在外边好好的,我就放心了。”从妈妈的来信中得知,你临走前也是这样说,为了不让我在外边担心,不仅隐瞒你的病情,你离开的事情也瞒了我半年之久。虽然在这之前我也觉察到有些不对,可我不想,也不敢去追根究底,我宁愿所有骗我的话都是真的。
    奶奶姓于,山东昌邑人,按旧时的习惯,应该叫做隋于氏。解放后男女平等,都要登记姓名,于是爷爷就给她起了一个很平常的名字:“凤英”。对于没有读过书的她以及周围的人来讲,这个名字可能没有任何意义,她的名字是慈祥的母亲和奶奶,爱帮助别人的和善的“妈妈”和“大娘”,她的孙子辈都按山东的习惯喊她“妈妈”(山东话中“娘”就是妈妈的意思,而“妈妈”是奶奶的意思)。于是同院的邻居和附近认识她的人,年龄较小的都叫她做妈妈,其实严格来讲我应该喊她外婆才对。那时候就觉得她是我最亲的人,叫外婆我反倒不习惯。从小喊奶奶一直喊到现在,以至于她的玄孙-我的侄子们小的时候弄不清辈份的时候都叫她黄河奶奶。
    她早年的事情我知道的很少,从她零星讲过的一些事情得知一些。爷爷以前有一个媳妇,但是去世了。又说了一门亲事,可是还没有过门女方就死了。直到娶了奶奶,才终于找到一个陪伴了他一生的伴侣,建立起一个四世同堂的大家庭。早年爷爷先后去南洋、印度和日本做生意,都是奶奶一个人把整个家支撑起来,抚养孩子们长大。四十年代,爷爷归国后在西安买了房子,又陆陆续续把一家人都接到了西安。随着儿女们长大成家,娶妻生子,奶奶又帮助儿女们带起了孙儿,以及以后的曾孙子、孙女们哪个没有接受过她的慈爱?我还记得小时候奶奶对我说:“我是拉扯大了儿子又拉扯孙子,拉扯了孙子还要拉扯外孙子。老话都说‘外甥狗,外甥狗,吃饱了就走’。我将来也不知道能不能沾上你的光。”小小年纪的我气得鼓起腮帮子说“能,肯定能!我以后一定孝顺你,好好地伺候你。”可是奶奶去世前,我却一直不在她的身边,甚至最后一面都没有见到,真是天底下最不孝的人了。
    爷爷奶奶来到西安后,一起经历了解放后的各种运动,合作化运动时又捐出了机器,建立起一个集体制的纺织厂(现在西安平绒厂的前身)。后来,爷爷个人成分被定为小业主。从以后看到的各种书籍我可以想象到他们一定经历过一段很艰难的时期,以至于小时候我填表格中有家庭成分一栏时不知道该填什么,奶奶立刻非常紧张地告诉我:“填贫农”。这段时期的事情我知道的很少,他们也很少讲起。
    我是一九七二年出生在西安的,离文革结束还有四年。从我有记忆起,我就和奶奶在一起了。我们住的地方是离城墙很近的一个普通的院落,住着七、八户人家。包括了山东人、河南人以及陕西本地人。那时我的父母因为三线建设,工厂搬去了汉中,父母也都迁去汉中。我出生后母亲奶水不足,我就哭个不停。无奈奶奶只好从西安赶去汉中,又从汉中把我抱回西安,那时我三个月。我还清楚地记得奶奶给我讲我如何开始吃牛奶的故事:我的嘴很刁(到现在还是如此),喂我牛奶我就是不吃。有一天正好抱我去看电影《卖花姑娘》,我哭得累了就在电影院里睡着了。看完电影回家后,咬住奶嘴就开始吃牛奶了。我从来没有看过《卖花姑娘》,不知里面演了些什么,可是它却是我生命中得第一部电影,对我的影响不能说不大。
    我三、四岁时,奶奶的大儿子因为心脏病去世了,具体年份我记不清楚了,只记得是在我上学前。当时奶奶带我去上坟的情景我到今天还记得很清楚:不知是哪个季节,只记得那天风很大,奶奶领着我来到城门外(今天已被建成环城公园)。满目是高高的野草。奶奶摆了一些点心在那里,就开始哽咽哭泣,嘴里叫着“凤啊,凤啊……”,这是白发人送黑发人的痛苦。大风吹乱了她的头发,被泪水沾在脸上。那时我虽然看到奶奶那样伤心,自己也有点难过。可是看到平时很少见到的点心,等奶奶停止了哭泣,就怯生生地问可不可以吃点心,奶奶就轻声地说:“吃吧。”
    1978年我六岁半的时候,同院的小朋友因为都比我大,够了七岁上学的年龄,都开始报名上学了。在他们开始上学的头两天,看着平时一起玩的伙伴们都背着书包,神气地上学、放学,我真是羡慕极了。奶奶看到这些,就亲自带我到学校找老师。当时我不仅年龄不够,而且户口因为和父母在一起,不在西安。按当时的情况除非有关系,学校是不可能收的。奶奶就一个班一个班的求老师。奶奶的诚心终于感动一个老师,她就是当时一年级一个班的班主任李木兰。从此我就开始了十几年的学习生涯。还好,我没有辜负奶奶的一片苦心,从来没有让她在我的学习上烦过心。
    幼年的记忆大多已模糊不清,可是有些情形在我的脑海里却那样的清晰:为了补贴家用,奶奶从平绒厂拿回一匹匹的平绒,戴着老花镜,聚精会神地去除一个个的瑕疵;每天做好饭,等我放学回来,看着我狼吞虎咽微笑的样子;一次出去玩没有按时回来,刚回到家,奶奶急得快要哭出来地问我去了哪里。那时刚看了《少林寺》,和几个朋友去城门外练武功,却骗奶奶说去四道巷一个同学家。奶奶等不到我回家,就跑去那条巷子,一边走一边喊着我的名字……那种揪心的滋味我后来在奶奶因为胆结石发作被送去医院那次也亲自感受到了:送奶奶去医院的家人很久都没有回来,我忧心如焚,一次又一次地走出家门,向着医院的方向走,希望能碰倒从医院回来的家人,捎回平安的消息。
    奶奶的爱心不只是给予自己的亲人,对于其他甚至毫不相识的陌生人,她都会奉献出自己的关爱。我记得小时候写过一篇作文,题目要求是“我的??”,我写的是“我的奶奶”,写的是奶奶帮助同院的一个小孩做暖袖。冬天时小孩容易冻手,我们院那个小孩就冻了手。奶奶看到了,就做了一付暖袖送去他的家里。那次作文被评为优,老师还在全班念了这篇作文,可惜那篇作文现在找不到了。正是那时起,我知道只有投入真情,才能写出好作文。说实话我真的为有这样一个奶奶而骄傲。我上小学时,正是文革刚结束两年,那时后因为文革的冤假错案等,很多人来西安告状,而我家就住在陕西省政协和信访局旁边。那时很多告状的人住不起旅店,晚上就睡在路边。奶奶时常拿些食物和水给他们。有一次她甚至领了一个六十多岁的老太太回家来住。那个老太太是兴平人,因为她家是地主,她唯一的儿子被革命小将活活打死了。奶奶非常同情她,让她吃住都在我家里,直到几个月后她的案子结束。看到有讨饭的人,奶奶都会拿家里的食物和水让那些人吃个饱。我小时候看到那些人很脏,就嘟着嘴,不让奶奶拿自家的碗碟盛饭给那些人,可奶奶总说没关系。那时候我家生活也不富裕,自己过的也很节俭,可是奶奶总是尽可能的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在我眼中,她简直就象是个天使。
    改革开放后,宗教信仰也自由了,奶奶这时候信了基督教。每个星期天,她早上五点就起来,天还没有亮,她就迈着一双小脚步行去几公里外的教堂做礼拜,直到快九十岁时,她都保持着这个习惯。
    九七年我离开家到国外工作,从此就只好通过电话联系。这时奶奶的耳朵已经不太好了,所以在电话里也说不上几句。我每年回去一次去看她,由于假期有限,每次相聚也不到半个月。今年二月春节时我才回家一次,奶奶的精神还很好。每次回家奶奶都提醒我给爷爷烧纸(因为奶奶是基督徒不能烧纸。每次到清明节、春节时我都要给爷爷烧纸)。这次相聚不到半个月,我就不得不走了。我走的时候奶奶在路边送我,我坐进车里的时候,奶奶哭着叫着我的名字,喊着说:“下次回来不知还见上见不上。”我在车里对她说:“肯定没问题的。”在我心目中,奶奶总是那么健康,我总说她能长命百岁,没想到,这一次,她竟一语成谶。
    奶奶,请原谅我的不孝,没有陪伴在你的身边,甚至没有见你最后一面,我感觉自己好象成为世上孤苦伶仃的一个人了。我想,奶奶现在心里一定非常安详满足,看着儿孙们一个个长大成人,她就这样静静的离开了,她现在一定在天堂里过着快乐的生活。奶奶,你是我的天使,从天堂里来,抚养我长大,现在又回天堂去了。奶奶,你知道我在想你吗?能不能到梦中和我相见呢!
    临书涕零,不知所云

    标签:
    上一篇:
    下一篇:
    网上祭奠已逝亲人进入:祭奠网 http://jidian.zupulu.com
    网上扫墓是近年来才兴起的一种全新的祭拜天国逝者的方式,它是借助互联网跨越时空的特性,将现实的纪念馆与公墓陵园“搬”到电脑上,方便人们随时随地祭奠已逝亲人。它不悖于传统祭祀方式,只是传统祭祀方式的继承与延伸。通俗的讲就是利用网络进行祭祀活动, 网上祭拜是对现实祭祀的一种补充。逝者家属在相关网站上为逝者注册一块虚拟“墓碑”,并附其生平简介等相关信息,输入祭扫人的名字,选择鲜花、花烛或留言等形式便可寄托哀思。
    清明祭祖
      您可能也喜欢.......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