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闭对联
  • 对联
  • 关闭对联
  • 对联
  • 首页 > 追思故人 > 正文

    追思先人 纪念父母百年诞辰

    追思先人 纪念父母百年诞辰

    今年(2013年)是我父母的百年诞辰!母亲先逝,已离我37年了,时年63岁﹔父亲后亡,离我也已19个春秋,时年81岁。在追思、纪念先人百年诞辰的时候,我将2009年写的一篇文章再拿出来重温,倾述晚辈的我对先人的怀念……
    四年前,老伴与我携孙,去了趟陕西。到陕南,是了却我的一个愿望,到我父母抗战时期生活过的西北联大看一看;陕北行,是想看看黄土高原的“三黄一圣”。
    飞机在西安咸阳落地后,即刻转乘小飞机飞越八百里秦川,在古三国遗址的汉中再次降落。从汉中乘巴士东行约一小时,来到了汉江畔的城固县。高大的“博望侯张骞”石雕塑像,立在县城中央。
    乘车驶过汉江大桥,沿着伸向东南方的公路,行驶约半小时,一块指示牌映入眼帘:西北联合大学旧址左转前行!车子左转,进入了深山密林,崎岖蜿蜒的山路弯曲起伏,在遮日的密林之中,车子忽左拐,忽右行,又跑了二十里,来到一个地方停下来,这就是抗战时著名的“三坝”之一 ———“古路坝”。
    西北联大工学院当时就坐落在古路坝天主教堂里。该教堂虽说是省级文物重点保护单位,但大部被毁,令人痛心的是,不是毁于战火,不是毁于文革,而是毁于文革结束后的近几十年,一座中西合璧,有二百余年历史的辉煌建筑,残墙断壁,尽显“圆明园”的悲凉沧桑!我父母当年举行结婚盛典的主教堂(有照片为证,可惜照片文革初期被我亲手烧毁)已夷为平地,长满了青草,一座“西北联大工学院”的石碑,瑟瑟秋风中,孤零零地立在那里,和我母亲属性相同的一头“老黄牛”,直瞪瞪的瞅着我们,久久不愿离去。我伫立在那里,心中默默诉说着心愿……
    待心净、心静后,踏上了归程。“老黄牛”恋恋不舍地频频向我们点头,哞,哞冲着我们,凄厉地叫个不停。
    陕南之行后,乘机折返越秦岭,稍停,再飞圣地——延安!尽管延河水已近干涸,延河边耸立的宝塔依然令人敬仰。延安的小米和红枣哺育和壮大了共产党人,毛泽东在这里生活了人生光辉的十三年。党的领袖们择邻而居,在杨家岭,延安文艺座谈会的旧址,保存完好,物留人空,窑洞的历史文物,使人又见领袖们的伏案挑灯。毛泽东的窑洞旧居居中,左为刘少奇旧居,右为朱德旧居。稍远的一个小院,是敬爱的周总理生活了五年的地方。枣园灯光照亮了新中国的未来,党的七大就在这里召开,大会会址完整的保留了原貌,“中央大礼堂”五个大字,出自康生手笔,自成一体(康体)。人才济济,人才辈出,共产党人是鱼,老百姓是水,老百姓和共产党一条心。这是共产党得天下的根本!
    改革开放前,周总理曾为老区人民生活长期贫穷自责而落泪。现在的老区,发展的空间仍然很大,同时也感到,老区人民的为人和民风,值得称颂,淳朴如初。这是一笔要继承下去的宝贵财富,更是现代化的重要组成。延安精神绝没有过时,这笔精神财富是比物质财富还重要的巨大财富!
    出延安,沿山路,东南行三小时车程,母亲河这条黄色巨龙,袒露在人们的视野之中。她以博大的胸怀,流过河套转向南行,一路浩浩荡荡,黄水奔腾,势不可挡,她成为天然的山西、陕西两省的分界,进入壶口,落差突然加大,咆哮的黄河水从天而降,怒吼,黄河!黄河,撕裂一切的怒吼!人在她面前,显得是那样渺小,她带着巨大的能量,裹着天下第一的泥沙,直泻而下,谁也无法阻挡,巨大的轰鸣,震耳欲聋。身临其境,你才会折服的体会到,什么是炎黄子孙!什么是中华民族!黄土高原之行,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壶口的黄河!
    带着壶口的震撼和敬畏,向西南四小时车程,就到了全球华人仰慕的地方——人文始祖黄帝陵。“天下第一陵”气势恢宏,无以伦比,典型中华建筑风格,对称之美,淋漓尽致。来到这里,再高贵的头,你也要低下,伏地叩首。不如此,天理不容!记住陈云书写碑文的八个字:“炎黄子孙,不忘始祖”。
    陵区中央,四块高大石碑,日月鉴明,可为佐证。左侧两块,是毛泽东和邓小平的祭文,右侧两块,是孙文和蒋中正的祭文。左右各一,盘龙对称。仅此一例,足以说明,同为华夏儿女,本是同根生,黄土高原培育了中华文明,母亲河敞开了她的胸怀,用亲情和乳汁浇灌了黄皮肤、黑眼睛的炎黄子孙,才得以生生不息,繁衍至今。
    爱我中华,爱我母亲,黄土高原之行,祭拜了轩辕祖宗;祭拜了新中国开国的领袖们;祭拜、追思了养育我的父母。人啊,不论包围在你的周围有多么大的诱惑,都不能弃魂而在,舍情而行。中华情,亲情,爱情,友情……,种种美好的情感,尤其在现在,更显其弥足珍贵。
    【附一】
    古 路 坝 天 主 大 教 堂
    (西北联大·西北工学院旧址)
    陕西汉中城固董家营古路坝村
    简介
      位于陕西汉中城固县城南12公里董家营古路坝村。古路坝为抗日战争时期全国著名的“三坝”之一,始建于1888年,是当时西北五省最大的天主教堂之一,教堂由荷兰人设计,由中国优秀工匠施工修建,整个建筑群设计独特,构思巧妙,用料考究,建造工艺高超,具有很高的观赏性,现存有主教公馆和修女院。
    概况
      天主教在汉中传教始于明末。崇祯三年(1630),葡萄牙军舰护送法国天主教传教土方德望来华。该方与陕西官员王征结识,在王征的协助下,到陕、甘、晋等地传教。崇祯八年(1635),方德望来汉中传教。先到洋县,结识洋县知县,征得同意后在洋县始传,但洋县百姓不予理采,受到冷落。后到城固东关,南乐一带传教,死后葬南乐小寨。
      鸦片战争后,中国国力日下,随着外国列强的军事侵略,文化侵略也随之而来。列强强行将中国自行划分为传教区,汉中属意大利传教范围。光绪十四年(1888),意大利神甫安廷相任汉中教区首任主教,主教堂设在城固县南乐古路坝,开始征地建教堂。光绪十九年(1893),意大利主教拔土林任主教后,在古路坝大兴土木,平掉一座山头,修建主教堂。教堂设计为意大利神甫李开熬。这里几乎荟集了汉中最驰名的能工巧匠,泥、木、石工高手。木料就近山上遴选砍伐,石料则从几十里外的南郑梁山采取最坚硬耐用的石灰岩。以后的三十年间,传教士一边用引诱欺骗的手段吸收教徒,一些富人也投靠外国传教士为靠山,使天主教在汉中迅速发展;一边用收刮来的钱财扩建教堂,使古路坝的教堂范围扩大至几里。其建筑风格中西结合、雕梁画柱,当时十分壮观,一色青砖木结构,主体建筑均为二层楼房,主要有钟楼、主教公馆、小公馆、修道院、育婴堂、养老院、拉丁修院、大学堂、拉丁学校、碾房、油房、厂房、仓库、地下室等,共计505间,各楼相互连接,教区垣墙四角筑有炮楼。俨然一座外国城堡,宏阔异常,百姓视如宫殿。
    历程
      辛亥革命爆发,中国人民反帝意识逐步增强,古路坝教堂由盛转衰,传教士纷纷别去回国。陕西督军陈树藩在汉中期间,曾将司令部扎在古路坝教堂。
      1938年4月3日,教育部令国立西安临时大学改名为国立西北联合大学。西北联大云集了一批学者教授:黎锦熙,马师儒,许寿裳,李达,许德珩,罗根泽,曹靖华,侯外庐,傅仲孙,罗章龙,陆德,徐诵明,张伯声,李季谷,谢似颜,杨若愚等。后来,西北联合大学又改组为西北大学、西北工学院、西北师范学院和西北医学院。1938年7月27日,教育部长陈立夫发出训令,令北洋工学院、北平大学工学院、东北大学工学院和私立焦作工学院合组西北工学院。8月10日,以李书田为主任的国立西北工学院筹备委员会正式成立,东大工学院由四川三台,焦作工学院由甘肃天水陆续搬迁到古路坝,东工及焦工两院的图书仪器构成了西北工学院的教学基础。10月开始在重庆、成都、西安等地招收新生,11月12日举行了开学典礼。1945年8月15日,日本无条件投降,随后北洋大学、东北大学、焦作工学院相继复校。因西北工学院保留建制,且办有成绩,只有一小部分教师职工随三校复员离去,教育部决定西北工学院迁至陕西咸阳新校址。
      抗日战争爆发之后,国内大批高等院校迁入汉中,因古路坝教堂空闲,西北联合大学工学院便驻进办学,为国家为民族培养有用人才。琅琅的读书声,替代了往日的诵经声,这里真正成了唤醒民众,启迪智慧,追求真理,寻求幸福的所在。
      新中国成立前夕,外国传教士全部回国,国内教职人员返回家乡,或就地安置为民。古路坝教堂内办起了学校。“文革”中教堂房舍大多拆除做了它用,今仅余主教堂院和修女院两处建筑。
    建筑
      现存主教公馆,座南朝北,回字形封闭式砖木结构,小灰瓦房面,占地68.4×50米,房檐滴头为“寿”字三角形。门楼之间,重檐两滴水,四角起翘,左右各十三间厢房。正殿五间,高大宏畅,歇山顶,楼阁式。为增加气势,墙腰外加悬山檐,视角上仿佛二层。大殿内天花板上绘有西洋画。窗为下方上圆西洋式,窗沿、窗边用汉白玉或青砖雕镶,浮雕为花卉人物、传说故事等。整体建筑有廊,廊边施以石条,地面镶铺方青砖。改革开放落实宗教政策后,现为教职人员使用。
      修女院坐东向西,占地70×50米,砖木结构,灰瓦房面,有脊兽,楼阁式回字封闭建筑,门、窗均为下方上圆西洋式,石条压沿,内铺方砖,共48间房舍。因年久失修,加之空闲不用,院内灌木杂草丛生,甚觉荒凉。
      主教堂现存从意大利运来的合金铸钟一口,喇叭形,通高74厘米,口径70厘米,四系,原铸有罗马文字及装饰图案,今已磨毁。钟音脆响,传之久远,有别于国内铸钟。另有太平缸一口,青石雕成,126×126×75厘米,上大下小,呈倒梯形,雕有花卉、动物,刻有“太平缸”三字,做工精良。
      古路坝天主教堂构思巧妙,设计独特,工艺精良,将中国建筑工艺与西方建筑艺术完美结合一体,是地方能工巧匠智慧的结晶,是研究中国宗教史、文化史、教育史、建筑史不可多得的实物资料。
    意义
      古路坝教堂现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陕西省人民政府2002年公布。保护范围东至主教公馆前檐水向前延伸20米到古路坝村委会公用坡地,西至主教公馆西檐水向前延伸30米到古路坝村二组坡地;南至主教公馆门前檐水向前延伸50米到古路坝村三组子壳园;北至修女院北墙檐水向前延伸1米至古路坝小学院场。一般保护区和建设控制地带在重点保护区基础上外延伸50米。古路坝与华西坝、沙坪坝成为抗战时期全国著名的三坝,在中国文化教育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
      我曾到过四川宜宾的李庄。在李庄,我们的思绪又走进了抗战的烽火。1937年,上海沦陷,同济大学西迁,历尽千辛万苦,来到宜宾李庄。人口不到3000的李庄要安置近万人的同济师生。李庄的老百姓融合了同济,李庄与同济留下了不解情。正如同济老校友所言:难忘此生互尝甘苦,缅怀昔日共济同舟。同济聚集了一批学者名人:童第周,周均时,徐讼明,王能生,贝时璋,傅斯年,陶孟和,梁思成和林徽因等等。同济大学西迁入川,在中国革命史、教育史留下了浓浓的一笔。
    目睹李庄,思绪万千。使人不由自主想起了西南联大,忆起了西北联大。
    在李庄,我想起了父亲。
    父亲北洋大学(今天津大学)毕业后,留校工作。抗战爆发,北平大学,北洋大学,北平师范大学,北平研究院,组成西北联合大学。西迁的征途充满了艰辛。1937年,北洋师生400余人,开始西迁,时陆路已断,只好绕道青岛,济南,徐州,转至西安。1938年,山西临汾失守,西北联大师生再次启程,西迁汉中。1938年3月16日启程,4曰3日抵达汉中。落脚三县:城固,勉县,南郑。西北工学院选址:古路坝天主教堂。开学时,院长李书田激动地说:“在我们学界,确是破天荒的大举动。”。
    1938年,父亲入陕后,当时,和父亲已有婚约,但还未完婚的妈妈仍在天津。婚约不得违。父亲安顿下来后,母亲如约赴陕与父亲完婚。当时母亲供职国立天津第一所幼稚园,是仅有的三位教师中的一位,母亲写了一手好字,用外祖父的话说,可惜是女辈,否则,将在书法界有一席之地。1941年,母亲辞去工作,踏上了赴陕的征程。绕道曲行,历尽坎坷,终抵汉中。在城固古路坝天主教堂,与父完婚,伴娘庄顶华,高福源等,李书田证婚。
    星移斗转,岁月如梭,七十年过去了。
    2009年8月,年逾花甲的我伴妻慎行,同携孙,追寻父母足迹,来到陕西,走进已是陕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古路坝天主大教堂”。这次旅行。我酝酿了很长时间,我有一个愿望,就是到父母结婚的教堂看一看。所以称为还愿之旅。
    我的这次还愿,还有一层意思,就是在“文化革命”时期,“革命造反扫四旧”,
    因我不是“红五类”出身,没有“革命”的资格,只能在家造反,革命,扫四旧,
    自己举起“千钧棒”,澄清家里“万里埃”。毁了家里好多不可复制的珍贵之物!青春祭坛上的我们这一代,应反思解剖自己,学学巴老,学学季羡老,先清算“文化革命”在自己身上的恶劣影响。要有勇气把解剖刀对准自己。我父母结婚的珍贵照片,大量不可复制的珍贵物品、纪念品,包括结婚时的一对剔透、精致的红色花瓶,被我高高举起,摔得粉碎……(我曾在随笔“文革断想”中解剖过自己)
    这次我入陕,就是要在父母结婚的教堂,身临其境地向先父母赎罪还愿。所以把这次称之为“还愿之旅”。
    抗战时期,有著名的“三坝”(古路坝,沙坪坝,华西坝)。古路坝地处秦岭以南,大巴山以北。故,我写了几句权作诗的话,以寄托我的情思。
    诗名“秦岭巴山还愿行”(附于后)
    秦 岭 巴 山 还 愿 行
    陕西汉中有城固, 天主教堂史悠久,
    选址城南古路坝, 一八八八始建成,
    抗日烽火骤燃起, 大批高校迁汉中,
    琅琅书声代诵经, 中华人才辈出涌。
    一九三七三月中, 北洋西迁父随行,
    为避侵华日军寇, 绕道青徐和宝鸡1
    艰难跋涉一月余, 归宿城固教堂中,
    名家书田讲话称2 高褒西迁大行动。
    妈妈四十年代初, 西行寻父来秦岭,
    原由婚约已笃定, 守信何惧路难行,
    别离双亲泪涟涟, 义无反顾踏征程,
    历尽千辛和万苦, 城固教堂完婚成。
    七十年后酷暑时, 花甲明珠来寻踪,
    妻伴携孙到教堂, 思忆父母当年情。
    文革初期儿糊涂, 毁掉双亲红瓷瓶,
    巴山秦岭还愿行, 诚心叩奉慰天灵。
    注:1 青,指青岛;徐,指徐州。
    2 李书田,教育家,西北工学院院长,
    美国能源部部长、诺贝尔奖获得者,
    朱棣文先生的外祖父。
    【附二】
    情感之旅
    从天津乘飞机,一个半小时安抵西安,在西安休息了一晚,转天乘车去西安咸阳机场,乘螺旋桨小飞机飞越八百里秦川,在汉中安全降落,从汉中到城固
    汽车行程一小时,此照是孙子为奶奶爷爷在城固县张骞的塑像前拍照的。
    从城固县乘车,跨过汉江行程一小时,来到了我父母生前魂牵梦绕的地方——古路坝。在抗战时西北联大就迁至此地,这里也是父母结婚的地方,他们若健在,都已接近百岁了。他们生前一直想来故地,未能成行。此愿由儿孙为他们来还,所以此行,我称之为“还愿之旅”。这是在遗址处,我与康慎行的合影,由孙子高亦超所拍。
    还愿之旅是这次旅行的主题。结束了陕南之行,又从汉中乘小飞机50分钟返抵咸阳,稍事休息,再乘小飞机飞越黄土高原,50分钟后,安抵革命圣地延安机场。进入延安市区,以宝塔山为背景,我为夫人所摄。
    到陕北,要到“三黄一圣”即黄土高原,黄河壶口,黄帝陵和革命圣地延安。从延安到壶口,途径南泥湾,三五九旅是模范。机会难得,按下快门,孙伙计长大后讲给他。
    终于来到了壶口,在母亲河上,真正体会到了中华民族的豪气!回来后,我问孙子,这次旅行哪里最好,他的回答是:黄河壶口瀑布!孙子为我们俩拍下的历史瞬间,将永恒留存!
    来陕西,不能不到黄帝陵。这里是全球华人所梦牵的地方,我们都是炎黄子孙,我,我们在这里叩拜。在这里,我们必须低下你的高贵的头!没有理由,低下就是理由。

    标签:
    上一篇:
    下一篇:
    网上祭奠已逝亲人进入:祭奠网 http://jidian.zupulu.com
    网上扫墓是近年来才兴起的一种全新的祭拜天国逝者的方式,它是借助互联网跨越时空的特性,将现实的纪念馆与公墓陵园“搬”到电脑上,方便人们随时随地祭奠已逝亲人。它不悖于传统祭祀方式,只是传统祭祀方式的继承与延伸。通俗的讲就是利用网络进行祭祀活动, 网上祭拜是对现实祭祀的一种补充。逝者家属在相关网站上为逝者注册一块虚拟“墓碑”,并附其生平简介等相关信息,输入祭扫人的名字,选择鲜花、花烛或留言等形式便可寄托哀思。
    清明祭祖
      您可能也喜欢.......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