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春光明媚、桃红柳绿的三四月间,中国传统习俗中最重要的节日就是“清明节”了。清明本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唐代诗人对清明有过一首极优美的诗,“满街杨柳绿似烟,画出清明三月天。好似隔帘红杏里,女郎撩乱送秋千”。可见唐时的清明很重视户外的踏青,荡秋千,插柳等一系列活动。
在某种程度上说,清明节也是人性美好的一种表现,它不过是给自己的节日,是寄托给先人、亲人的怀念。
祭祖怀思,更重要的意义在于熏陶和影响还活着的人,它也是对过世人的道德观、价值观在做一次次重新的评判。让人们对那些民族伟人、名人,和对社会有贡献的人世世代代铭刻在心,并通过清明这个节日的形式来表达人们的缅怀和敬仰。
再美好的形式在演变的过程中,也难免被有些人扭曲和亵渎。如今的清明节就成了一些人表现“忠孝”和让神灵保佑自己的祭祀活动了。为了尽孝道,给先人重新建豪华墓,躲避火葬,扎制现代家用电器、高级轿车,更荒唐者还给老爹送上几个“小姐”。真孝假孝不在于人死之后的厚葬与祭祀之礼。社会的贫富差别,使普通百姓没有经济能力在丧葬和祭祖形式上与富人比阔,可他们的孝心、爱心并不因行为俭朴而有所淡化。孝的本质是赡养,至于身后事,则贵在精神上的纪念。倘若对老人生时不养,葬时再厚又有何用?
古代的封建帝王耗尽天下财富为祖先或为自己大修陵园,并不说明他们孝,活着时候的你争我斗、篡位夺权哪有半点的孝道在其中。同样,当今之人的修墓扩坟,千方百计地再给死人弄块风水宝地,也不说明他们的孝心就比别人强。这些人的孝,其实是幌子,骨子里是炫耀自己的富有,是在显示活人的势力和财产,这种殡葬又有多少“孝心”在其中呢?
笔者以为“人死如灯灭”,如若尽孝,千万莫等人过世。厚葬与孝心无关。在《庄子杂篇·列御寇》中有这样一个故事:庄子将死,他的弟子打算用棺木来厚葬他,可庄子说,用天和地做棺椁吧,自然界的万物作为送葬品这多么富足。他的弟子说:我是怕乌鸦吃掉你的尊体。庄子说:葬在上,乌鸦吃,埋在土里蝼蛄和蚂蚁不也一样吃吗?你们夺去了乌鸦的食物,喂蝼蛄和蚂蚁,这不是偏心吗?庄子的话不仅说得轻松幽默,关键是把葬的形式说得无关紧要。
如今有些人把清明节这个“尽孝”的节日,演绎得只剩形式了。
形式上的轰轰烈烈,形式上的庄重肃穆,形式上的尽孝尽忠,这种活人玩给活人的“游戏”,死去的人是看不到的。
如今,我们在纪念已故的先人、亲人的方式上已有了多元的选择,文字的、网络的、艺术的、绿化的等等。无论哪一种方式,我们都要注重它的健康性和“无公害”,不能这边祭奠着死人,那边又坑害着他人或捉弄着自己,那可是最大的不孝了。
下一篇:清明祭祀语思
网上祭奠已逝亲人进入:祭奠网 http://jidian.zupulu.com
网上扫墓是近年来才兴起的一种全新的祭拜天国逝者的方式,它是借助互联网跨越时空的特性,将现实的纪念馆与公墓陵园“搬”到电脑上,方便人们随时随地祭奠已逝亲人。它不悖于传统祭祀方式,只是传统祭祀方式的继承与延伸。通俗的讲就是利用网络进行祭祀活动, 网上祭拜是对现实祭祀的一种补充。逝者家属在相关网站上为逝者注册一块虚拟“墓碑”,并附其生平简介等相关信息,输入祭扫人的名字,选择鲜花、花烛或留言等形式便可寄托哀思。
清明祭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