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闭对联
  • 对联
  • 关闭对联
  • 对联
  • 首页 > 清明思亲 > 正文

    悲伤成川 哀思在这里化作坚强

    悲伤成川 哀思在这里化作坚强

    泸州晚报记者 初旭 绵阳摄影报道
    悲伤成川 哀思在这里化作坚强 – 合江人在流浪 – 合江人在流浪的博客
    市民在北川老县城祭奠亲人

    今天(2010年5月12日)是汶川大地震发生整整两周年的日子,一个终生难忘的日子,一个悲痛欲绝的日子,一个举国震惊的日子。昨日一大早,北川县贯领乡的羌族村民王德忠和妻子蔡德举就带上地震后再生的儿子王瑞,老王还特别用地震中遇难的女儿背过的书包,背上女儿爱吃的点心、水果,搭上一辆小中巴车赶到了北川老县城的地震遗址前,祭奠自己的女儿。就在当天,本报记者和全国的兄弟媒体记者一道,随着祭奠的人流,提前来到北川老县城,用鲜花、用镜头、用手中的笔祭奠所有在“5·12”特大地震中遇难的人们,以寄托我们的哀思。
    悲伤成川 哀思在这里化作坚强 – 合江人在流浪 – 合江人在流浪的博客
    5.12纪念广场
    悲伤成川 哀思在这里化作坚强 – 合江人在流浪 – 合江人在流浪的博客
    全国晚报记者祭奠地震遇难同胞
    悲伤成川 哀思在这里化作坚强 – 合江人在流浪 – 合江人在流浪的博客
    小树上挂满祭奠的花朵

    就在两年前的这一天,有多少白发人送走了黑发人;就在这一天,有多少稚嫩小手再也无法抚摩他们的亲人;就在这一天,有多少曾经充满了欢乐的家庭转瞬成为了一片瓦砾。为了铭记这悲壮的日子,一大早,北川周边的许多村民就和王德忠一样,或赶车或步行赶到了亲人曾经遇难的北川老县城。记者一行从安县出发,沿途也是前往北川祭奠亲人的队伍。有人告诉说,与几日前相比,这天前来祭祀的人数明显增多了,据说,今天就会达到一个人流高峰。就在北川中学旧址前的一个小广场内,现在已经被改建为5.12特大地震遇难同胞纪念广场,许多人都自觉地到广场的纪念碑前敬献鲜花和默哀。在成为废墟的老县城,随处都可以看到前来祭奠的人们,他们大都选择亲人遇难的单位和宾馆、学校的废墟上烧香化纸。他们或者说“多给你烧点纸钱,希望你在那边多读书”,或者说着“你要好好的,多保佑你的同学们,让他们考上好的学校”,还有不少母亲号啕大哭,但更多的,是当父亲的保持沉默。
    悲伤成川 哀思在这里化作坚强 – 合江人在流浪 – 合江人在流浪的博客
    北川中学茅坝分校区地震遗址
    悲伤成川 哀思在这里化作坚强 – 合江人在流浪 – 合江人在流浪的博客
    王德忠夫妇接受采访
    悲伤成川 哀思在这里化作坚强 – 合江人在流浪 – 合江人在流浪的博客
    记者为遇难同胞敬献鲜花

    在一位父亲的面前,摆放着一张照片,一张报纸,一束鲜花和一盘供品。报纸上这样写:“孩子,你在天堂好吗?爸爸妈妈和你的同学为你祈福。一个不满15岁的高中生离我们而去。”这位父亲的背后围了好多人,没有人说话,只有不远处传来的几位母亲的哭声。和王德忠同一个镇的村民王永红和妻子一道,还特别带上小儿子王林,专程赶来祭奠曾经在北川中学读书,在前年地震中遇难的大儿子王亮,有记者欲采访他们家人,一家人含着泪摇摇头离开了。今年73岁的田新国老人也从老远赶到北川老县城,祭奠遇难的女儿和女婿。老人告诉记者,他的亲人当天在县城的绿宝宾馆玩遭遇地震的,现在留下两个外甥由他来抚养,他就一心一意把孩子抚养成人,也算是对女儿女婿最好的祭奠。就在绿宝宾馆的废墟旁边,从绵阳赶来的兰女士也虔诚地为地震中遇难的朋友烧着钱纸,寄托着对朋友的一片哀思。街道两旁的小树上,挂满了白色的花朵,在纪念遗址设置的隔离栏上,原先就有的祝福卡片也多了起来,甚至还有刚挂上的小娃娃,它们守着这片废墟,沉痛而孤独。
    悲伤成川 哀思在这里化作坚强 – 合江人在流浪 – 合江人在流浪的博客
    为遇难同胞敬献鲜花
    悲伤成川 哀思在这里化作坚强 – 合江人在流浪 – 合江人在流浪的博客
    田新国老人祭奠亲人
    越往老县城里走,压抑的气氛就越浓。在县城的禹龙上街的街边上,两位女子闭眼祈福,她们的面前,是一束开的正好的黄菊花,菊花后面,是被地震震得摇摇欲坠的建筑;在原北川县林业局大楼前,一对夫妇带着父母为亡者献上鲜花,点起蜡烛。老人颤颤巍巍,夫妇热泪盈眶;在滚滚的安昌江边,一位女子带着不满6岁的儿子和年过六旬的母亲前来祭祀逝去的丈夫,虽然小孩并不能完全明白这样做的意义,他还是跟着妈妈认真的燃香和烧纸。
    悲伤成川 哀思在这里化作坚强 – 合江人在流浪 – 合江人在流浪的博客
    兰女士绵阳赶来祭奠朋友
    悲伤成川 哀思在这里化作坚强 – 合江人在流浪 – 合江人在流浪的博客
    县城成废墟

    从北川大酒店到万人坑,从矛坝中学旧址到龙尾大桥,每一片土地上都是来往的人流。父亲背着儿子,母亲抱着女儿,他们经过每一个熟悉的地方都会停下脚步,或静静地想一会儿,或看其他人的祭祀,都很少说话。在原北川县公安局的大楼前,倒塌的楼房里,挂着曾经在这里工作遇难的民警,那一排排黑白相间的照片,特别的刺眼,让人忍不着潸然垂泪……
    在祭奠人群中,王德忠夫妇一家特别扎眼,背上背着儿子王瑞还4个月。地震发生时,夫妇俩原来有一儿一女,女儿王晓琴在地震中遇难后孤独,又生了这个孩子。“我今天特意带了瑞瑞来看他姐姐了。”
    “晓琴,爸爸妈妈和弟弟一起来看你了!”王德忠的妻子蔡德举对着安昌江大声地呼喊。在当地风俗中,活着的人呼喊去世亲人的名字,可以让后者早点安息。听见父母大声说话,还在襁褓中的小瑞瑞只是张着小眼睛四处张望,不懂得什么叫悲伤。河边上起风了,蔡德举为儿子拉了拉襁褓,把脸紧紧地吻在孩子的小脸上,眼圈开始发红……
    悲伤成川 哀思在这里化作坚强 – 合江人在流浪 – 合江人在流浪的博客

    悲伤成川 哀思在这里化作坚强 – 合江人在流浪 – 合江人在流浪的博客
    王德忠一家又看到了希望。

    “不要哭,把瑞瑞带好点就对了。”旁边的王德忠拍了拍妻子的肩膀,一家人向旁边的汽车走去。一边走老王告诉记者,去年来这里,老远妻子就哭得像泪人,现在一家人的泪都流干了,全家也慢慢从悲伤中走了出来。
    全国的晚报同行“聚焦绵阳”,在震后的北川老县城采访。满街的水渍已经不在,那些塌方的巨石间已经长满了青草和野花,只有那些断垣残壁,犹如无法愈合的创口,成为见证地震灾难的墓碑。我们捧着新采的黄花,向纪念碑后的草坪深深地鞠了三次躬,默默地为同胞们祈祷。每一个人的脸上沉痛依然,承载着天地间一分悲悯。
    悲伤成川 哀思在这里化作坚强 – 合江人在流浪 – 合江人在流浪的博客
    祭奠遇难同胞
    悲伤成川 哀思在这里化作坚强 – 合江人在流浪 – 合江人在流浪的博客
    一家三口在街边祭奠亲人

    采访车驶出北川老县城,人们回到车上,大家才彼此有一言半句说笑。是啊,我们总不能长时间沉浸在悲痛之中,看那沿途拔地而起的高楼,还有新县城正在泛绿的行道树,不正是抽蕙扬花的新生活么?我们相信亡者地下有知,也会感到欣慰。为坚强活着的人们祝福,为国家的阳光政策祝福。
    来源:泸州晚报

    上一篇:
    下一篇:
    网上祭奠已逝亲人进入:祭奠网 http://jidian.zupulu.com
    网上扫墓是近年来才兴起的一种全新的祭拜天国逝者的方式,它是借助互联网跨越时空的特性,将现实的纪念馆与公墓陵园“搬”到电脑上,方便人们随时随地祭奠已逝亲人。它不悖于传统祭祀方式,只是传统祭祀方式的继承与延伸。通俗的讲就是利用网络进行祭祀活动, 网上祭拜是对现实祭祀的一种补充。逝者家属在相关网站上为逝者注册一块虚拟“墓碑”,并附其生平简介等相关信息,输入祭扫人的名字,选择鲜花、花烛或留言等形式便可寄托哀思。
    清明祭祖
      您可能也喜欢.......

    • *:暂无相关文章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