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写了一首诗,在母亲第五年的忌日。这首诗像火山的熔岩,在我心里滚了五年。 对于母亲的死,我始终不愿意面对,我是她这棵大树上的一小片叶子,不小心飘到了地上,睁开眼,却发现大树不见了,我惊吓得撕声叫喊,四下空寂,山谷里只传送着我自己的回音。
山东莱阳,是母亲的故乡。母亲家里是莱阳的梨行,因为生意好,可能也开了其它的铺子,她在世时常说:莱阳城里德货赵,无人不晓。母亲年轻的时候长得很漂亮,鹅蛋脸,杏核眼,悬胆鼻,白皙的皮肤,柔嫩得可以掐出一江春水。十六岁离家,奔逃于烽火线上,以少女的懵懂与无惧,替二十世纪中叶中国近代国共内战,苍生流亡的历史,画下了一个血的问号。少女把心系在船桅上,在大海一波又一波汹涌的危渡里,数着空茫茫的愿望。
终于在心疲力竭之时,归宿在一个小小的岛—台湾。
母亲直至七十六岁过世,未得机会返乡探亲,漂泊六十年的沧桑,常常写在脸上;可是她一生坚强,从未见其落泪。母亲喜欢讲故事,总是迫不及待地将她对故国亲人所有的思念,编成一个又一个好听的童谣,唱进我的耳朵里。对我而言,母亲好比一个长长的卷轴,摊开即是故国万里江山,中国数千年风流韵事,百变的人物相貌,尽在其中。外祖父尝云:母亲出生时,他在梦里从深山云雾处带回一枝幽兰,故予母亲取名云兰;在父亲心里,她却一直是棵骄傲的牡丹,而我觉得母亲是日日夜夜吐丝的蚕。
关于母亲的故事,我希望我能一张一张地勾勒出来,叠成锦书,寄到母亲落脚的地方。
下一篇:妈妈的忌日
网上祭奠已逝亲人进入:祭奠网 http://jidian.zupulu.com
网上扫墓是近年来才兴起的一种全新的祭拜天国逝者的方式,它是借助互联网跨越时空的特性,将现实的纪念馆与公墓陵园“搬”到电脑上,方便人们随时随地祭奠已逝亲人。它不悖于传统祭祀方式,只是传统祭祀方式的继承与延伸。通俗的讲就是利用网络进行祭祀活动, 网上祭拜是对现实祭祀的一种补充。逝者家属在相关网站上为逝者注册一块虚拟“墓碑”,并附其生平简介等相关信息,输入祭扫人的名字,选择鲜花、花烛或留言等形式便可寄托哀思。
清明祭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