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闭对联
  • 对联
  • 关闭对联
  • 对联
  • 首页 > 清明思亲 > 正文

    清明追忆:岳飞为何自寻死路?(原创

    清明追忆:岳飞为何自寻死路?(原创)

    文/陈醋沉香

    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岳飞是一面爱国主义的旗帜,又是一座精忠报国的丰碑,也是中国历史上最杰出的军事统帅之一,受世代景仰,被四海传颂……
    岳飞之死,可谓千古奇冤,是中国历史上最令人寒心的一桩罪行。,
    这位抗金最坚决的大将,个性耿直,在战场上有勇有谋,而在政治斗争中却显得稚嫩,极不善于保护自己。最终,是自己一步步走向死路。

    前秦

    公元1127年,即北宋靖康二年,南宋建炎元年。
    首都汴京(今开封)沦陷敌手,金国骑兵将首都的金银宝货、文玩古物、仪仗图籍,太上皇宋徽宗赵佶,和他的大儿子宋钦宗赵桓,全部成为大金骑兵俘虏,被掳掠到了金国。一同被掠去的还有在汴京的皇家宗室、妃嫔宫女、文武百官、工匠艺伎等14000多人。北宋帝国就此灭亡,史称“靖康之耻”。
    宋徽宗的第九个儿子康王赵构侥幸脱身,旋即逃往南京(今河南商丘)。当年五月一日,赵构在南京应天府称帝,建立南宋帝国,改年号靖康二年为建炎元年,史称宋高宗。
    公元1127年,赵构21岁,岳飞24岁(时任东京留守司七品统制)。
    8年之后,岳飞已经官拜太尉,担任宣抚使兼营田大使。太尉是宋代武将的最高头衔,宣抚使则是仅次于宰相的执政级实职差事。
    在南宋初年的“中兴四将”(岳飞、韩世忠、张俊、刘光世)里,岳飞敢打会拼,治军严谨身先士卒,富有军事洞察力,数次创下辉煌战例,他的声望,远远超过了其他几位。
    高宗是在向金人求和而不得的形势下才重用武将的,其目的只是自卫,并没有北伐恢复的打算。岳飞收复失地出兵前,高宗特地下诏告诫他:只需收复伪齐所夺之地,千万不可领兵北上,触犯金人,否则就算立下战功,也定要严惩。这一纸诏书,牢牢地束缚了岳家军。

    第一步失误

    绍兴七年三月,高宗答应将解除兵权刘光世率领的淮西军队拨给岳飞指挥,岳飞信以为真,兴奋之余,立即提出要带兵10万,出师北伐,这正犯了高宗的大忌。
    高宗临时变卦,拒绝将淮西军队交给岳飞。岳飞十分愤慨,一怒之下,他竟然离开本军驻地鄂州,以为母守孝为名上了庐山。这种行为分明是要挟君主,但当时解除岳飞兵权的时机并不成熟,高宗不得不再三下诏,对岳飞好言抚慰,敦促其下山。六月,岳飞返朝,向高宗请罪,高宗表示对其宽恕的同时,引用太祖“犯吾法者,惟有剑耳”的话以示警告,言语之中已经暗藏杀机。

    第二步失误

    公元1137年,返朝不久的岳飞与皇帝赵构谈话。君臣二人十分投机,岳飞突然相当莽撞地提出,希望皇帝早日解决皇位继承人的问题。此言一出,谈话的气氛骤变。当时正值岳飞的声望最高、最受信任之际,赵构仍然丝毫也不假以辞色地呵斥道:“你虽然出于忠心,但是,手握重兵在外,这种事情不是你所应当干预的。”
    几年前,在金兵的追杀下,赵构由于惊怖导致阳痿,并丧失了生殖能力,如今正在医治。而且他又遭遇了一个更加惨痛的事件,惟一的儿子,因为宫女不小心踢翻一个铜鼎,而被惊吓抽搐致死。这两件最深的隐痛,如今被岳飞的一句话都给钩了起来,其心情之灰恶恼怒可以想见。
    后来,岳飞在一封密奏中,又一次谈到这个问题,希望皇帝尽快确定过继皇子的继承名分。这就表明他并不是谈得高兴一时口滑所致。
    宋朝的祖宗家法规定,武将不得干预朝政。岳飞的建议一下又触犯了两大忌讳,更加深了高宗对他的忌恨。
    事实上,这件事情并不只是岳飞一个人的心病。当时,金国人扣住徽宋钦宗不放,有着相当重要的政治原因。金人曾经考虑将宋徽宗放回去,用以削弱赵构的影响。赵构也想到了这一点,他过继两位皇室子孙到自己名下,但没有立太子。岳飞的提议,是从抗金斗争的现实出发,但是,他犯规了。
    这两件事以及在抗金恢复上毫不妥协的立场,为岳飞日后的命运埋下了祸根。

    第三步失误

    面对金人的进攻,高宗始终不愿放弃投降求和。绍兴七年年底,宋使王伦从金朝带来了议和条件,金朝要求南宋称臣、交纳岁币,作为交换,金朝答应废黜伪齐,归还徽宗帝后棺木和高宗生母韦氏,归还河南地。高宗听了,欣喜异常,屈膝求和的决心更加坚定。
    但高宗议和的决定遭到了文武百官的强烈反对,其中几位手握重兵的大将的意见,对于和议能否顺利签定至关重要。当时只有秦桧极力支持高宗议和。
    于是,绍兴八年八月,高宗召韩世忠、张俊与岳飞入朝,希望说服他们。张俊向来害怕金兵,又善于逢迎,马上表态支持议和。而韩世忠与岳飞则坚决反对,岳飞更是明确表示:“夷狄不可信,和好不可恃,相臣谋国不善,恐贻后世讥议。”这番义正词严的话不禁使高宗对岳飞心生嫌忌。
    绍兴八年十二月,高宗以为徽宗守孝为借口,由秦桧等宰执大臣代他向金使行跪拜礼,接受了金朝的国书。

    第四步失误

    高宗以为和议之事已成,从此就可以安享太平,便大赦天下,给文武大臣加官晋爵。岳飞在接到升官诏书后,当即上书表示拒绝,提醒高宗不可相信金人,并重申自己率师北伐的宏图大愿。高宗和秦桧此时对岳飞切齿痛恨,除掉岳飞的阴谋已经在酝酿之中了。
    事态发展果然不出岳飞所料,绍兴十年五月,金人撕毁和议,再次南侵,岳飞率军又奔赴抗金前线。岳飞进军中原,大败金兵。金兵不得不发出“撼山易,撼岳家军难”的慨叹,并打算放弃开封,渡过黄河北逃。
    岳家军的接连胜利不利于高宗和秦桧与金朝重开和议,他们连下12道金字牌,催促岳飞立即班师回朝。此时,数万岳家军由于收复失地很多,战线过长,兵力分散,而且,其他各路军队也已接到撤军的命令,陆续班师,岳飞孤军深入,难以再战。在形势和君命的逼迫下,岳飞违心地拒绝了两河百姓要他继续北伐的恳求,奉诏班师。退兵之日,他不禁深深痛惜自己的“十年之力,废于一旦”!这次最有希望的北伐就这样被高宗和秦桧葬送了。

    第五步失误

    绍兴十一年正月,兀术统领近10万大军卷土重来,直攻淮西。高宗命驻守鄂州的岳飞率军增援淮西,但岳飞援军尚未赶到战场,杨存中与刘锜、王德等已在柘皋大败金兵。张俊准备独吞战功,便打发岳飞等回军,不料兀术命孔彦舟回师攻陷亳州,并重创前来救援的杨存中和王德军队,当岳飞率领的援军赶到时,金兵已安然渡淮北上。
    岳飞两次赴援淮西,行动都慢了一步,据说第一次是当时岳飞正患感冒,第二次则是军队乏粮。岳飞一向以用兵神速著称,这种极为反常的情况,成了后来秦桧陷害他的口实。

    被害

    绍兴十一年四月,高宗加紧了削夺武将兵权的活动,削除对皇权构成了潜在的威胁。高宗任命张俊、韩世忠为枢密使,岳飞为副使,名为升官,实际是夺去了兵权。
    接着,高宗和秦桧将迫害的矛头直指岳飞。
    当七月,秦桧死党万俟卨(读音:沫奇泻mòqíxiè)秉承上意,弹劾岳飞,他抓住岳飞曾经擅离职守、私上庐山以及没有及时应援淮西等事,大做文章,栽赃岳飞。岳飞意识到自己处境险恶,上书辞职,恳求高宗“保全于始终”,能放过自己,但高宗不理。
    秦桧又指使张俊胁迫岳飞部下王贵、王俊,诬告岳飞爱将张宪密谋要挟朝廷还兵给岳飞,串通谋反。张宪被押送大理寺审讯,严刑逼供之下,张宪仍然不肯屈招。
    同年十月,岳飞、岳云父子被投入被正式逮http://jidian.zupulu.com捕入狱。岳飞拒绝自救。他说:“上苍有眼,就不会陷忠臣于不义。否则,能往哪里逃呢?
    在大理寺狱中,御史中丞何铸与大理卿周三畏奉诏审讯,却得不到任何岳飞谋反的证据,又看到岳飞背部刺的“尽忠报国”四个字,深知岳飞的忠心与清白,便向秦桧力辩其冤。秦桧明确告诉他:“此上意也。”也就是高宗要置岳飞于死地,岳飞必须死。何铸对岳飞下不了毒手,秦桧便奏请高宗,改任万俟卨为御史中丞,锻铸冤狱。岳飞身受酷刑折磨,知道自己根本没有申辩的机会,他在狱中悲愤地写下“天日昭昭!天日昭昭!”八个大字,向高宗和秦桧发出了最后的抗议。
    听说岳飞以谋反罪入狱,已经辞官在家的韩世忠当面责问秦桧,岳飞谋反的证据何在,秦桧答道:“其事体莫须有。”意思是这件事情大概有吧。
    高宗和秦桧杀害岳飞的心意已定,除去岳飞,既可以使和谈顺利进行,又能震慑其他武将,一举两得。
    绍兴十一年(1141)十二月二十九日,高宗不惜违背“不杀大臣”的祖宗家法,亲自下旨,以毒酒赐死岳飞(时年39岁),并将已判徒刑2年的岳云,亲手改判,张宪、岳云斩首。
    史书记载说,判决公布后,“天下冤之”,众多士民为之泪下。
    一代抗金名将最终不是牺牲在战场上,而是死于自己所保卫的朝廷之手,令人痛惜。

    标签:
    上一篇:
    下一篇:
    网上祭奠已逝亲人进入:祭奠网 http://jidian.zupulu.com
    网上扫墓是近年来才兴起的一种全新的祭拜天国逝者的方式,它是借助互联网跨越时空的特性,将现实的纪念馆与公墓陵园“搬”到电脑上,方便人们随时随地祭奠已逝亲人。它不悖于传统祭祀方式,只是传统祭祀方式的继承与延伸。通俗的讲就是利用网络进行祭祀活动, 网上祭拜是对现实祭祀的一种补充。逝者家属在相关网站上为逝者注册一块虚拟“墓碑”,并附其生平简介等相关信息,输入祭扫人的名字,选择鲜花、花烛或留言等形式便可寄托哀思。
    清明祭祖
      您可能也喜欢.......


    评论已关闭。